本质主义者丰习来:中国如何由富转强?

来源:英大金融 2015-10-08 15:22: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未来三十年,企业的国际化、人的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中国由富国转变为强国的重要驱动。与十几年前加入WTO一样,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重新认清并适应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

文 | 本刊记者 钟晓武

在798的茶室,第一次见到丰习来,他穿着一件条纹状的体恤,坐在一把藤椅上翘着二郎腿,开始谈起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考,他说,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分为3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1949~197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二个30年是1980~2010年,中国人“富起来”了;现在中国进入了第三个30年,中国正在为“强起来”而奋斗。

他非常喜欢观察动物,因为它们展现出更为本能的真实,而从这种本能去思考问题,更容易理解他比之为大海的金融市场的规律。在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丰习来目睹了狮子猎杀羚羊的整个过程,发现成功的猎杀是比耐心,不是比速度,聪明的狮子静卧在树丛的背后看着羚羊的活动,一旦猎物靠近,一跃而起,一击必中。看了姜戎的《狼图腾》,他对书中的一个细节印象极深,狼对黄羊的猎杀,往往发生在凌晨,憋了一晚上尿的黄羊根本跑不快,而有经验的黄羊会在半夜起来撒尿,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

在神秘莫测的金融市场,猎杀无处不在,耐心的守候意味着冷静的战略,在实战中训练出的高度风险意识,才会让自己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在2013年出任建行伦敦子行执行总裁之前,丰习来在建行长期从事外汇资金交易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期间还曾在建行参股的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从事过4年多的投行工作。多年的实战经验,让他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专家,在他看来,企业的国际化、人的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同为中国在未来三十年由富国转变为强国的重要驱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促动。与十几年前加入WTO一样,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仅要走出去,还需要足够的判断与管理能力,认清并适应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

跨国公司:走向世界的基础

“《道德情操论》那么厚,就讲一个东西——感同身受。”到了英国,丰习来才发现中资银行机构与那些跨国巨头们的真正差距,“在宇宙中都是大银行”中资银行在英国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的机构仅从人员数量上看就非常小,有的几十人,最多也不超过几百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意志银行、JP摩根等欧美大银行动辄在英国的人数都在1万多人,就连瑞士信贷都有6000多人。

中国正处在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变之中,丰习来经常琢磨一个问题,那些世界强国究竟强在哪里?经过观察,他发现强国之强在于跨国公司强,美国强在IBM、GE、微软、Google,日本强在松下、富士,德国强在奔驰、西门子,英国强在劳斯莱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目的不仅仅是出去赚钱,而是通过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实现多样化的风险经营与管理,以对抗经济周期的下行与衰退。

“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花旗银行为什么能活下来?如果不是它在亚洲的业务占到其总量的30%,早就完了。”他说。

在丰习来看来,一个企业的收入格局,最好是4:3:3,对大国来说,母国收入占到40%,发达国家占30%,发展中国家再占30%,“风水轮流转”,这样的三角稳定结构,足以保证稳定的收入流,在解决生存问题后,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扩张。

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国际化,势在必行。之前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人口与成本优势已不明显,中国迫切需要在全球寻找更为合理的资源配置与生产销售基地。2014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吸收外资额,这意味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以资本输出国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在丰习来的构想中,企业国际化有一个过程,中国的企业首先要走出去,向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输出高铁、发电、特高压等比较有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产业,将自身变成一个销售上的跨国公司。下一个阶段,则是国际化的最高本质——当地化,雇佣当地人当地制造当地销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生产与销售,实现多样化发展,同时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改革开放之初外企在中国的做法,利用BOT(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以未来收益作为回报,为那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与人才。

见识:国际化的软肋

丰习来发现,英国人谈事情,从来不就英国来谈英国,一谈都是行业的上下游和全球概念,其见识远非一些国内企业家可比。

“我去拜访一个进出口糖的企业,发现他们首先研究南美的气候怎么样,当地雇工还有税收政策,然后是制糖的过程、船运的价格、未来消费的增量在什么地方?再然后是对其增长点的判断。”

丰习来开始思考,为什么其他国家海外殖民比英国早,唯独英国可以成为屹立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并将英语普及为世界语言。更奇怪的是,英国殖民统治过的地区对英国并不反感,很多国家独立后仍然加入了以英国为主的英联邦组织。其原因究竟何在?

有一次,他陪朋友送孩子去伊顿公学读书,开始逐渐了解这所培养出20多位英国首相以及凯恩斯等大批著名学者的私立贵族学校。丰习来发现,作为英国精英教育的典范,伊顿公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王者风范”。学校的生活非常严苛,睡硬板床,不许随便给家里打电话;必须学习1~2门外语,“全球400多种活的语言,只要感兴趣,都有老师”;必须选择1~2项热爱的体育运动;上学时穿燕尾服,培养上流社会的各种礼仪。而在培养议员最多的伦敦政经学院,交给学生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质疑你的领导”。

贯穿精英教育的全球视野与统治者心态,从小便培养了英国人独立广博的见识。更让丰习来叹服的是,英国人那种通过设立规则解决问题的战略智慧。在英国殖民早期,创建伊顿公学的国王亨利六世曾为一个问题而苦恼——如何让派出的官员在遥远落后的殖民地落地扎根?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先在全国征集孤儿,让他们在伊顿公学学习后,再派往国外,由于这些人在国内本来就无亲无故、孤苦无依,出国后反而能在当地安居乐业,精耕细作。也正是这样“靠机制去解决问题”,英国当年仅靠5万人便成功统治了拥有几亿人口的印度。

人才的见识,是国际化的最大软肋,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与优秀素养的人才则需要靠一代代人的努力。传统教育“灌输应试”等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自不待言,单从专业的金融人才而言,数量也远远不足。

即使对与外国人打过多年交道的丰习来而言,初到英国,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英国人觉得他们搞了几百年金融,你才搞了几天,凭啥来管我?”为了让英国员工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文化包容心,丰习来让他们学习中文,以建立对等的文化心理。

除了见识,思维方式的改变同样重要。丰习来认为,在将更多注意力从引入外资转向输入资本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调整的是过去内向保守的思维方式。其次,管理的思维方式也亟需转变,正如当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军事思维,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目前中国政府用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市场的思维也要改变。

在丰习来看来,“7.1股市大跌”是新的金融市场工具(股指期货、现货做空和裸做空、融资杠杆)与传统监管模式错配的结果,需要增强的是管理能力与应对国际资本冲击的抵抗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随着企业的国际化,银行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一个自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制造生产大国,占据全球大宗商品消费的40%,使用第三国货币,由于汇率、利率、货币政策的风险,造成经济运行成本很高,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是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

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一些成果。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空前关注。不但英美的顶级智库都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组,世界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还联合13家全球主要银行,成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小组,每月定期开会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国际货币组织正在对人民币进行评估,并且专门讨论将其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目前国际货币提款权只有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四种货币机构,如果成功加入其中,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认可的高质量货币。

2014年,英国首次发行30亿元人民币的主权债券,虽然数目不大,但象征意义巨大。经常有形形色色的人找丰习来谈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潮流,在国际社会上,不谈人民币国际化,证明这个人已经out了。”

尽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丰习来认为,现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存在两个明显不足:套利的国际化与亚洲的国际化。许多人持有人民币,不是将其作为交易货币,而是作为套利货币,丰习来做过相关分析发现,离岸市场人民币的存量,与人民币的汇率升值正相关,滞后期为3个月。而截至目前,中国离岸人民币的资金仅为2万多亿元,占货币发行量不到2%,与之对应的是,离岸美元的数量占其货币发行总量的30%~40%。而这2万多亿元中,90%在亚洲国家,香港1万亿,新加坡、台北各有三四千亿,剩下的则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这些小国,在伦敦市场仅有三四百亿。

“何谓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出得去,留得住,回得来。”丰习来的大脑中,有一幅完整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在他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由小变大、水到渠成的过程,“先近邻后远亲,先小宗商品再大宗商品,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同时推进,侧重点各不相同。”与一些高蹈的学者不同,从实战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丰习来更强调战略的可行性。

“先近邻后远亲”,是非常自然的过渡,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邻国,人民币本来就是与美元差不多的硬通货,他们拿着人民币跨境购买,人民币的实际价值马上就能体现。

“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与企业国际化的逻辑如出一辙,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以资源、未来收益作为回报担保的情况下,向发展中国家同时输出技术、人才与资金,在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的同时,也解决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随着中资机构的国际化,人民币将成为货币的主战场。

“先小宗商品再大宗商品”,也是符合实际的策略——“你现在要拿石油美元定价,美国立马跟你翻脸,但是一些不重要的矿产资源,是不是可以用人民币定价?”

目前在国际社会,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原因不难理解,中美之间是彼此取代的直接竞争关系,而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英国则不然,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英国因素也是中国可以善加利用的机会之一。

英镑仅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何以支撑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奇葩之处在于,自1950年代以来,英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欧洲美元的离岸市场。丰习来曾与伦敦金融城的专业人士交流,“你想一想,未来有可能取代美元的是哪支货币?全球看一下,只有人民币啊,那你现在不投入精力把人民币做强,等美元不行了,人民币不在你这里,那伦敦金融中心是不是就消失了?”正缘于此,向来长于战略的英国人,乐于全力和中国一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除此之外,英国建立欧洲美元市场的经验,恰可被移植借鉴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英国还是全球17个英联邦国家的主席国,这些国家占据着全球大宗商品出口的80%,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非同小可。而且,伦敦还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外汇交易中心、银行组建中心与离岸市场债券中心,人民币未来在英国势必大有可为。

丰习来指出,需要警惕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是双刃剑,大量国际热钱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将进一步考验中国政府的管理与判断能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怎么出去,而在于国内市场是不是做好了准备。”

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这样的宏大问题,还是生活中间遇到的许多有趣的问题,丰习来都乐于去追问探寻其背后的本质。“苹果公司的logo,为什么选择一个咬掉一口的苹果?背后隐藏着乔布斯最为崇拜的计算机科学家图灵的故事。”在采访快结束时,丰习来有点得意地填上了这个他开头挖的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