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泥潭深陷

来源:英大金融 2015-12-23 19:52: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0月29日,德意志银行2015年第三季报披露其报告经营期间产生净亏损62亿欧元,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一片哗然。

德意志银行于1870年成立于德国柏林,1876年通过收购德意志联合银行和柏林银行协会,成为德国最大的银行,并在德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开展大型项目融资、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德意志银行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性大银行。

但近期,这家大银行的日子显然不怎么好过。

2013年,总资产高达1.6万亿欧元的德意志银行全年仅实现了6.81亿欧元净利润,总资产收益率区区0.04%;

2014年4月,德意志银行被迫提高一级资本15亿美元以支持其资本结构。但一个月后,为了应对资金需求,德意志银行宣布以高达30%的折扣出售80亿欧元股票的计划,令市场大跌眼镜;

2015年4月,沸沸扬扬的2008年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操纵案以德意志银行认罪告终,德意志银行解雇7名员工,并支付英美监管当局合计25亿美元的创纪录罚金。

风光不再

1990年,德意志银行收购英国摩根建富,8年之后又动用10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八大银行——信孚银行,成为当时总资产最大的银行。之后,德意志银行业务范围扩展至全球各大资本市场,跻身世界顶级投行行列,与高盛、摩根士丹利比肩。

作为一家综合性银行,德意志银行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个人及商业客户服务、环球金融交易和财富管理四个方面。

从德意志银行公布的2012~2014年年度财务报表来看,投行及资本市场是主营业务中很重要的一块,该部门2012~2014年平均净收入占各业务部门三年平均净收入的43.47%。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由企业及金融市场部、环球市场部组成,企业及金融市场部经营传统的投资银行承销业务,而环球市场部涉及多种金融市场产品的销售、交易和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债券、股票、场内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外汇、货币市场工具、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大宗商品。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传统承销业务便进入了“寒冬”——该项业务收入从2010年第三季度的80亿欧元最高点降至2014年的40亿欧元。

德意志银行的另一项优势业务是环球市场部下设的固定收益业务。金融危机后至2009年,投资者大量低价抛售债券,使得德意志银行可以在债券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固定收益业务收入也并没有出现大幅的下降。加上不少银行业竞争者停止了固定收益业务,使得该项业务成为德意志银行的标志性业务之一。银行高层管理者预期,如果瑞银等同业竞争者削减业务规模、监管部门资本管制放松,那么德意志银行无需大量保持准备金就可以再度扩大债券市场的交易量。但是好景不长,德意志银行在债市的傲人收益只是昙花一现,管理层的预期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进一步完善而成为泡影。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于2010年9月提出了对资本监管更为严格的《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简称巴塞尔协议Ⅲ,并于同年的11月予以公布,在2013年1月又发布了其放宽对高流动性资产的定义和实施时间的新规定。

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商业银行的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之和——核心资本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在2014年之前,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核心一级资本率不得低于4%,到2018年该比率应不低于4.5%;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与其他一级资本之和)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6%。签署巴塞尔协议Ⅲ的成员国的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的界限。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由于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趋严,各大银行纷纷减持库存债券,导致债市交易清淡,这也是后来德意志银行固定收益业务收入下滑的原因。

买来的负担

2008年9月,德意志银行继续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宣布收购德国邮政银行29.95%的股份。2010年11月,德意志银行进一步收购德国邮政银行21.48%股份,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希望此次收购能为银行带来“更加稳定的营业收入和更为均衡的利润源组合”。然而,这一收购并未带来预期的协同效应。2014年,德国邮政银行创造的收入在德意志银行31亿欧元的税前利润中占比约12%,就个别报表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而言,德国邮政银行仅为4%,而德意志银行在德国的其他零售银行业务和海外零售业务,此指标分别为5%和13%,均高于德国邮政银行。

由于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率的更高要求、利率市场持续走低以及金融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德意志银行于2015年4月表示,将会在未来若干年通过公开发股出售德国邮政银行的零售业务,并将业务重心向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倾斜。剥离德国邮政银行一大目的是释放更多资本以应对监管要求,为其他业务带来更多的资金,提高银行整体的收益率。而在2014年底,剥离德国邮政银行的消息出现后,德意志银行的股价已经有过显著涨幅。

天价罚金

如果说当初收购的德国邮政银行最后已成鸡肋,是德意志银行的战略性错误,那么因LIBOR操纵案支付给英美监管当局的天价罚金无疑应了那句“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今年4月,德意志银行同意向英美两国监管当局支付总额高达25亿美元的罚金,以了结对该行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的指控。

目前,LIBOR定价基于估值计算,由参与报价的十六家国际性大银行每天向英国银行家协会提交借贷利率的估值,在去掉四个最高的报价和四个最低的报价之后,将剩余八个报价取平均值,就得到了LIBOR真正的对外报价。这样的报价机制要求各银行如实上报自己估计的借贷利率。一旦不良的人为因素侵蚀了应有的监管机制,比如报价员之间的串谋,利率走势就相当于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资本市场上超过350兆美元的金融产品的价格建立在LIBOR之上,LIBOR一个基点的变动,就可以引起数千亿美元的损失或者盈利。

在金融危机时,许多金融机构破产,信贷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市场流动性紧缺,德意志银行便下注未来即期利率将走高。从2008年9月到12月底,3个月期美元LIBOR相对1个月期美元LIBOR有高达近1%的上涨,相当于100基点。披露的资料显示,当3个月期美元LIBOR高于1个月期美元LIBOR一个基点(0.01%)时,德意志银行将有2400万欧元的盈利,在尚未考虑德意志银行在其他货币LIBOR利率操纵的情况下,该行仅在美元LIBOR方面就已经有了24亿欧元的利得,对LIBOR的操纵给德意志银行带来的巨额不当收入可见一斑。

步步惊心

第三季度62亿欧元的巨亏中,对商誉和部分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58亿欧元,资产减值来源于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预计将面临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以及剥离德国邮政银行将承担的一部分损失。

零售银行、投资银行等经营业绩不断下滑,收购的德国邮政银行反成鸡肋,违规操纵LIBOR遭遇25亿美元天价罚款,持有大量衍生品头寸,德意志银行的经营似乎已经陷入了泥潭。

金融危机以来,德意志银行就一直面临着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2007年,德意志银行是欧洲经营杠杆最高的银行——一级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不到六十分之一。2010年以来,德意志银行便不断为此募集资金,于2010年、2013年先后筹集102亿欧元、30亿欧元。但即便如此,该行也没有通过2014年3月的欧元区银行压力测试。为补足资本金,德意志银行又在2014年5月以配售股票的方式筹资63亿欧元,另外通过卡塔尔王室的投资基金——派拉蒙服务控股筹集17.5亿欧元。

除了外部筹资的方式外,银行内部经营利润的留存也是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但主营业务的经营不善和监管层对银行业资本金越来越高的要求似乎将其推入恶性循环,德意志银行被迫进入高风险的资产投资领域——衍生品。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达到6%以上,从2008年至2014年,德意志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看似都满足协议的要求,但是考虑到其巨量的衍生品头寸,其核心资本金简直是杯水车薪。截至2014年年末,与全球其他大银行相比,德意志银行的杠杆率也处于较高水平。2012年之前其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率不足3%,近年来虽有提升,但2014年年末也仅为4.3%。

除却资本监管趋严和自身的战略问题,实体经济表现不佳也是德意志银行巨亏的客观因素之一。

2014年德国经济部长西格玛尔·加布里尔在采访中称,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危机对德国的投资环境造成重创,直接影响了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以及更广泛的商业氛围。2014年德国GDP增长率为1.6%,低于年初预估的1.8%,整个欧元区经济也仅为0.9%。

更严重的是,2015年9月底,德国大众汽车被曝出“排放门”事件。美国联邦及加州监管机构称,大众公司的柴油汽车通过使用某种软件来逃避尾气排放标准的检测,使得车辆排出的氮氧化物实际上高于标准的40倍。该事件一经报道,整个欧洲股市下跌3%,甚至欧元兑美元和日元的汇率都跌破了200日均线。汽车产业是德国的中流砥柱,2014年汽车行业更是为德国带来了20%的行业总收入,经济贡献达3840亿欧元。全球每五辆车中有一辆车系德国厂商生产,77%德系车都出口海外,2014年大众以2020亿欧元总收入领跑德国各企业。“排放门”事件无疑将使德国面临更严峻的经济态势。

蹒跚不前的欧洲经济,很难对连接实体经济的金融业产生高收益的前景预期。在这样的综合大环境下,德意志银行的窘境也是系统性风险辐射下的一个缩影。6月9日,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德意志银行评级降至BBB+,距离“垃圾”级仅三个缺口。

当然,德意志银行也在努力作一些改革,计划在2020年之前裁减约九千名员工和六千个外部合同岗位,并减小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今明两年停止派息,以帮助在实施大规模重组时满足新的财务目标,关闭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秘鲁、乌拉圭、丹麦、芬兰、挪威、和新西兰等地区的业务。

德意志银行能否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中提升经营业绩,重归名副其实的全球大行之列,尚待观察。

述之评:银行稳健经营,风险管理是关键

作为德国最大的银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德意志银行曾经被看作是稳健经营的典范,安然度过了数轮金融危机。第三季度62亿欧元的巨亏着实震惊了全球银行业。

此次巨额亏损背后的原因很多,风险管理战略失误是主要原因之一。

银行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战略。在过去5年里,全球固定收益市场一直相对平静,迫使银行大幅缩减待售债券的库存。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下,大多数客户并不急于出售自己手头的债券、买入新债券,因此成交量依旧偏低。传统零售银行业务不是德意志银行的利润重心,为了保持利润,其被迫进入风险较高的资产类别。德意志银行巨亏背后其实也是希腊危机的投影,能够帮助希腊提供解决方案的是德国,而德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就是德意志银行。6月5日,希腊没能按时支付IMF本息,该国的债务违约风险非常严重,这对德意志银行有很大的影响。

衍生品交易一定要将杆杆比率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衍生品是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实现套期保值,但也放大了风险。做衍生品交易时,风险控制是第一位的,要避免因为追求高额收益而极度放大杠杆的道德风险激励,背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而盲目放大衍生品交易杠杆,一旦出现判断的方向性失误,必然损失惨重。根据未来的五年规划,德意志银行将大幅剥离业务、降低杠杆、减少投行客户,退出一些利率产品、信用违约掉期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交易;精简其他投行业务,包括利率业务和新兴市场债券业务。

“大而全”并不意味着“大而不倒”。德意志银行作为全能型银行,是综合化经营的代表,业务涵盖范围广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增加其与其他银行竞争的筹码,扩大盈利来源和市场占有率,但是混业经营模式可能会产生集团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甚至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德意志银行对经营结构进行了改革,将力量集中于自身优势业务,不断剥离低利润业务,这些举措将更能适应监管要求,成为适应当前竞争形势的新策略。

10月18日,德意志银行宣布改组,高管团队成员“大换血”,投资银行业务被分为“企业与投资银行”和“全球市场”两个部门,财富管理业务也将分拆成两个部门,期望通过这次重组将德意志银行打造成一家更能有效管控风险、成本效率更高且业务更加专注的银行,为股东带来长远价值。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完成,存贷利差逐渐压缩,利润空间渐趋收紧,银行加大创新力度,走向综合化经营、开展更加多元化的业务势在必行。分析德意志银行巨亏背后的原因,也能让我国银行业汲取教训,为未来实施更有效的风险管理做储备。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逐步国际化的过程中,银行业对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存在诸多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不应掉以轻心。

(作者均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