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别提到,要“准确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变化”。“内涵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丢掉幻想,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积极有效地适应新常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
当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经济发展速度正在从 10%左右的平衡状态,转到中高速的平衡。这需要三个条件:从需求角度来看,高投资要触底;从供给角度来看,减产能要到位;从系统角度来看,要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新的增长动力有几个特点:从规模来讲,它的对冲能力有限,因为新产业的发展,不一定会增加GDP,而是增加产业附加值和利润,实际是提升效率;从动力来看,需要新要素加入,比如人才方面需要较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资本方面需要股权融资等;从结构来说,只是实现替代性增长。比如,今年“双十一”电商销售额达到900多亿元,但是其与传统商业模式是此消彼涨的关系。再比如,最近打车软件如滴滴打车、Uber,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有意见。而机器人的上线,意味着工人要下岗。这些都是利益调整的过程,需要重新再分配。
总之,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的价值不在于扩大数量、保持高速增长,更多是在于,通过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带来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效率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新动力的形成更加重要。因此,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更多地要着眼于新领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从大的方面看,出现类似房地产、钢铁、汽车等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上大台阶的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较小。新常态下,新增长点将主要以新技术、新机制、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形态出现,如“互联网+”、绿色发展、机器代替人工等。它们通常影响大多数乃至所有行业,是“覆盖式”的;其特征主要不是外延式扩张, 而是内涵式提高效率。以“互联网+”为例,近年来其在零售环节发展很快,通过降低成本、扩大消费选择范围、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等,表现出多方面优势,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从发展前景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生产变革不可阻挡。如果说网购是“序幕”,互联网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将可能成为“重头戏”,“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市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配套条件,还面临着产业大规模重组的机遇,完全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领先企业,进而实现引领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