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才:用镜头思考金融

来源:英大金融 2016-04-26 11:41: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源于“好奇心”的驱使,李成才42岁拍《大国崛起》,45岁拍《华尔街》,48岁拍《货币》,51岁拍《百年金融》。他在用镜头思考金融,探索“一个真实的华尔街”。

文 | 本刊访谈主笔 马力

金融是什么?“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有金融,金融是镜子,也是尺子,折射人也丈量人。人性因金融而丰满,也因金融而变形;金融因人性而复杂,也因人性而脆弱!”这是一位纪录片导演对金融的思考。

在《大国崛起》中,他从“梧桐树协议”开始记录金融如何成就美利坚合众国崛起的历程;在《华尔街》中,他寻找“四百年前荷兰人的那道墙”演变为撒向世界金融之网的轨迹;在《货币》中,他拍下“意大利佛罗伦萨古老银行家族的徽章”来探索金融的本质。

有人称他是中国纪录片代表性人物;也有人称他是金融纪录片的开拓者;而他却笃定“为中国之崛起而记录”,带着中国的疑问,在历史与世界中寻求答案。

他是李成才,他在用镜头思考金融。

从“好奇心”说起

北京的春天,很美很美,让人有想恋爱的感觉!午后,金色阳光洒在了金融街李成才的工作室里,他和团队正忙着和即将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创新之路》“恋爱”倒计时。

《英大金融》记者如约来到工作室,进门堆案盈几,各色各样的书随手一翻,满是批注的便签。于是,和李成才的对话便从这小小的“便签”开始了。

“1500年前,世界总财富为2500亿美元;而2015年底,30岁的扎克博格创业的facebook,一家公司的市值便达2890亿美元。创造财富的方式已经从土地、矿产变为知识、技术,这是便人类的创新之路。好奇心则是创新的源泉。”总导演李成才翻开“便签”最密的那份修改稿说到。

3年的制作周期,探访世界11个创新大国;梳理瑞典、以色列、英德等这些国家自从工业文明以来的《创新之路》。李成才将《好奇心》作为该纪录片的第三集,来强调它是创新的基因。

达尔文对虫子的好奇心,诞生了《进化论》;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

“一旦一个人失去好奇心,他便认可了现实的命运。他的眼睛里再也不会有为什么;再也不会有那种对未知领域开拓的异样神情;那么,如果是一个民族呢?”

也正源于“好奇心”的驱使,李成才42岁拍《大国崛起》,45岁拍《华尔街》,48岁拍《货币》,51岁拍《百年金融》。纪录片成为李成才好奇心释放的方式:“一个选题首先要对中国特有帮助,中国最大的事情就是社会转型,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进来。一旦发现之后,迅速把以前的东西归零。”

“我最喜欢一句话,因为好奇所以探索。我希望未来能够看到自己心灵成长和丰腴的过程,并享受它。所以,在李成才看来,探索“一个真实的华尔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真实的《华尔街》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他就是华尔街!”

2010年,十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在央视开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总导演的李成才,谈及背后的故事感慨良多。

“创作《华尔街》的念头萌生于2005年的《大国崛起》,当时我负责美国这一部分。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中,它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符号。去解读它的崛起,在当时一个90分钟的篇幅中,表达是局促的。”

“我带着好奇心,希望有机会再次翻阅它,扩充它。在美国,没有旧的皇权势力,是靠尊重资本,由此建立起来的一种国家形态。那么从资本角度来解读它是最精确和雄辩的。而资本的象征是华尔街。”

2008年上半年,《华尔街》正式立项启动,就在李成才和团队进行策划创作时,美国雷曼倒闭,全球金融危机随之爆发。此刻,对华尔街,有人谩骂,有人诅咒,也有人鄙视。正如那句禅诗“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纪录片应该传达怎样的立场和声音,尤为关键。

华尔街到底是什么? 200多年里,从来没有缺少过对它贪婪的指责,但是为何每次危机过后,却从来没有阻停它发展的脚步?金融的价值是什么?难道仅是传言中一场持续几个世纪的阴谋?而这恰恰正是拍摄《华尔街》要解的谜。

李成才努力探索一个真实的华尔街,邀请吴敬琏、陈志武、祁斌等著名学者作为纪录片的学术顾问,多次深入探讨。“事实上,在彼时,如果去否定和指责华尔街,更容易博取大众的理解甚至喝彩,当时那种幸灾乐祸的情绪已经非常普遍。但我认为纪录片应该强调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和表达真实。”

“因此,我们专家团队和导演组确定了‘五个不’原则:不凌驾,不批评,不指责,不强势,不奚落。这是我们的基本表达语境和姿态。于是在《华尔街》第一集中就开宗明义地表达了:华尔街两百年的历史告诉人们,它创造财富的能力远远大于它破坏财富的能力。”《总导演手记》中记录下了李成才的这段话。

英国BBC曾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全世界的媒体都害怕金融类的纪录片,因为金融纪录片都是笔记本电脑、人们都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形象单一。你们这么大的制作,怎么来表现华尔街这个题材?”

在李成才看来“这是一部通俗和丰富的作品。如果说《大国崛起》还是停留在拍摄博物馆、雕塑、油画和访谈上;《华尔街》则深入到美国最重要的金融场景里面去了,把镜头定格在具体的人物和其具体的工作状态中,善良和邪恶、贪婪和恐惧。以小见大直戳‘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

“以小见大”是把小的东西做到微观式的解构,再通过无数次的叠加才能够得出宏观的东西。“第一次到华尔街的人会吃一惊:真正的华尔街很短、很窄,街牌也不起眼;平日往来的人没几个,看到的就是街边那些古老的楼房。原来这就是有名的华尔街?”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这样形容。

而正因这条不足600米长,宽不过11米的狭窄小街,代表的金融市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而成为一种精神的归属。这才会提供给人们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

导演周叶回忆到,“我们要拍摄到不同情绪的华尔街,如何表现?比如在酒店接触到的第一个华尔街人,早上急匆匆拿了一杯咖啡,夹着公文包去面试。他西装革履,英俊、冷静的表情背后则是紧张感。这些细节让你对华尔街有个认识就是冷酷,同时它又是给人希望的一个地方。”

为了拍摄一个真实的华尔街,李成才坦言,最难的就是如何能进入核心金融地带。比如拍摄纳斯达克或者美联储,连美国媒体都很难;在曼哈顿,拍摄一百年以上的建筑还要上保险,罗斯家族银行那栋楼的拍摄,就交了1800英镑。

探索一条将抽象金融形象化的纪录片创作路径,是李成才的目标。与国际接轨,他创立了一套科学的纪录片制作流程,即“4-3-3生产流程”:40%的调研和拍摄文本形成+30%的前期拍摄+30%的后期制作。同时,境外拍摄启用了国际制片和公关体系,用当地的国际制片来完成纪录片生产线的搭建和拍摄内容的公关。

于是,我们在《华尔街》中,不但看到了:人声鼎沸的纽交所和满屏数字的纳斯达克;硅谷的创业车库和斯坦福大学的课堂;神秘的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等珍贵的画面。也听到了: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和沃伦•巴菲特;世界最大做空投资家吉姆•查诺斯;《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制片人艾德•普莱斯曼;《伟大的博弈》作者约翰•戈登等大咖重要的声音。

《华尔街》荣誉无数,但让李成才最自豪的是,它荣获了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瞩目”纪录片奖,这代表着未来。本性使然,好奇心再次促使李成才思考:华尔街是金融,那么金融本质又是什么?于是便有了《货币》的诞生。

《货币》是部金融史

她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的石头上,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如果把人类的250万年压缩成24小时,那么她伴随人类不足3分钟。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会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这是《货币》片头的解说词,为了这2分20秒的217个字,李成才足足推敲了三四个月时间。“我特别希望将《货币》定位为一部人类学的影片。用以代表“货币”的字是“她”,将货币视为一个生命体进行表达。”

李成才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货币。如果把金融比做一棵树的话,上面有银行、股票、债券和各种金融产品,但是树干是货币,这是核心的东西。货币最早是交换的产物,后来变成了金融的范畴。我们为什么需要货币?为什么需要发行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证它的公平性和正义性?

为了梳理这条线索,李成才和他的团队阅读了大量书籍,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西美尔的《货币哲学》、弗里德曼的《货币之祸》、尼尔•弗格森的《货币的崛起》和周其仁的《货币的教训》等。在浩瀚的历史中,去正视货币,正视财富;寻找用货币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之相伴的社会制度体系的演变规律。

这一次,科学的“国际制片流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金矿到美国的印钞局和铸币局;从藏有“交子”原件的日本货币博物馆到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的徽章。跨越多达10个国家的拍摄,来“打开货币之门,端详世界格局”。

正如片中的解说词:“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无限延伸,而让普通民众感受深刻的是,货币化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精神世界,走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左右我们的喜怒哀乐。”《货币》为观众呈现了一部视角独特的金融史。

李成才做纪录片有一个原则:“我们给人带来知识,还带来生动的故事。”“知识”放在第一位,这在娱乐为王的传媒时代显得弥足珍贵。正因如此,《货币》希望传达的信息是:让大家不仅了解货币的原理,也要分析和领悟与货币化相配套的社会制度。货币的背后,其实是一套缜密的国家运行体系。

在欧洲,一旦货币摆脱宗教的束缚,与商业结合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用五代人的鲜血改变货币命运。从最早限制教徒从事金融收取利息;后来他们一点点突破,变成银行家;最终建立了整个佛罗伦萨王国体系,支持了伟大的文艺复兴。

在美国,对于财富与资本,既没有道德上的批判,也没有法律上的禁令。一开始就迅速走上货币化、资本化的道路。而对于中国,货币的崛起之路又在何方呢?

“欧元和美元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就是因为有强大的工业、科技、经济、社会保障体系做支撑。一个国家的货币其实是一个国家国旗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人民币的国际化最终要靠实力和变革。”在中国的社会变革中,提供一些有帮助的思考,这正是李成才用镜头记录金融的初衷。

记录不变的初衷

《货币》更像是一部交响曲,听过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一定不会忘记开头被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那8个强进的音符。李成才运用“声音”来帮助塑造故事,如火纯青。影片一进入就要声音高点,然后在高点的基础上再寻求波动,不管是玄妙的、哀婉的;还是感伤的、陡峭的,它都调动着叙事和情绪的走向。

这得益于李成才自小酷爱音乐。读小学时,受到音乐老师的启蒙,他成为学校乐队的队长,板胡、二胡、笛子、扬琴全会,“缺了什么乐器都得上”。从南京炮兵指挥学院指挥专业毕业后,他又在部队负责文艺宣传,管着4个电影队和16块橱窗,从那时起开始接触摄影。

1990年,他转业到秦皇岛电视台时,中国纪录片刚刚起步。《望长城》、《话说长江》吸引他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捏面人的姑娘》,并于1993年获得了上海国际纪录片银奖。

1997年,李成才将音乐巧妙应用在央视经济频道,首次推出的90分钟纪录片《第一步》,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上世纪90年代的纪录片,常见的情况是音乐与解说两张皮,而很难形成独立的语言体系。而这部影片的音乐或明亮,或哀婉,或感伤,或激昂,或娓娓道来,与全片的文字和画面相得益彰。整体节奏清晰,张弛有度,一气呵成。

之后的纪录片从《20年.20人》到《华尔街》、《创新之路》,李成才一直坚持记录着它不变的初衷:“正因在童年,小学音乐老师将‘音乐之美’的种子播散到了我的心田,为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美的种子现已生根发芽,于是有了纪录片中的温暖和善意;有了对民族和国家的一份责任……。”

不知不觉,夜已深。我们的对话又回到了“便签”上,它密密麻麻的写满《百年金融》的修改意见。“这是下一站,中国的百年金融历史又该如何用镜头去记录和思考?”李成才深情地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