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忠市委书记赵永清: 打造丝路黄金节点 吴忠需要新思路
本报记者 李伯牙 吴忠报道
吴忠古称灵州,曾是丝绸之路一条重要通道,称为灵州道。“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吴忠提出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城市。
对于吴忠来说,如何将历史上的优势,还有今天所说的优势,转化为现实动力,这是它面对“一带一路”新机遇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清真产业国际化发展与投资论坛召开期间,吴忠市委书记赵永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吴忠发展要借力借脑
《21世纪》:吴忠提出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节点城市,但也要考虑到吴忠以及宁夏都是欠发达地区,怎么才能把所说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发展动力?
赵永清:吴忠将召开市委全会,专题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外开放。吴忠本身欠发达,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劳动力素质较差,资源禀赋也不行,要发展就要借力发展,要借船出海、借鸡生蛋、借梯上楼。
我提出第一是借力发展,就是招商引资,企业进来后搞活、带动这里的市场。第二要借脑发展,没有外脑,光靠我们这些人的思想观念不行,我们当地的一些干部思想不解放还不承认。我们的一些企业家也是这样,有企业家与香港企业合作,为一点蝇头小利就想放弃,怕合作以后吃饭连报个单子都报不成。
第二点我们要研究的是,怎么应对国家政策性开放转变为体制性开放,体制性开放就是作为一套系统工程,需要决策、运行、保障机制。
第三点,关键的是思路。我们出了一本书叫《丝路吴忠与吴忠思路》,吴忠过去在丝绸之路上有过辉煌,现在吴忠只有清真产业、旅游、文化等还可以与“一带一路”联系,其他都没有联系了。
《21世纪》:怎么把吴忠特色农业等独特的优势变为面向“一带一路”的优势?
赵永清:资源优势怎么变成商品优势,商品优势怎么变成品牌优势,吴忠市委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正在探讨。
要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就是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我们提出了农业工业化,可能光搞农业工业化还不行,还要农业服务业化,第一产业要“接二连三”,贯通一二三产业整个产业链。现在贯通之后,不仅是生态农业,还有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在实现商品化的基础上,怎么打造出精品和高端产品,这就要通过加入文化元素,精加工、深加工向高端发展,从而实现品牌化。
承接大银川避免撞车
《21世纪》:清真产业主要是在广东、浙江沿海一带,吴忠怎么和他们竞争?
赵永清:清真产业的交易主要在沿海一带,但是产品还是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们要深度开发清真生物制品,宁夏万盛生物生产的氨基酸在美国已经取得清真食品认证,我们已经和台湾地区合作生产酵素。将来再往高端做,发展黑果枸杞提取物,红果枸杞提取物枸杞多糖等,要不断发展、提升。
《21世纪》:有没有沿海的清真产业转移到吴忠来?
赵永清:我们和天津、上海的一些企业已经洽谈好了,现在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还有中国台湾、埃及的,但是真正产业转移过来的还没有。
因为现在我们的物流建设还不足,虽然规划了一个大的物流市场,还没成为集散地,将来要考虑怎么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走出去。我们现在更多地是面向国内市场,吴忠去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今年可能20%以上的增速,增幅很快但毕竟总量太小。
《21世纪》:银吴一体化提了很多年,在大银川的框架下,怎么进行产业的对接,避免产业恶性竞争?
赵永清:大银川从空间发展上给我们明确了定位,所以吴忠提出要主动承接大银川,辐射陕甘蒙的定位。
承接大银川,就是要与银川在一些产业上错位发展,自治区把清真产业放在吴忠,银川虽然也有,但已经过来了两家。清真产业如果强行靠自治区划过来也不现实,所以只有靠我们发展壮大了,像磁铁一样吸引力增强了,企业自然会过来。
另外,我们也吸取资源地区环境破坏的教训,污染严重的煤化工项目逐步淘汰,原本一些污染的产业像制药等想转到吴忠,我们坚决不要。这样除了清真产业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我们这里还有纺织业,但重点向生态化的植物印染发展,另外与穆斯林服饰生产对接。
现在提大银川,我们既然和银川是一个城市,有些产业是互补的,有些要避免撞车,更关键的是承接银川的功能,我们生活环境更好,交通、休闲旅游上更好,这样才能更有吸引力。
(编辑 吴红缨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libo@21jingji.com;wuhy2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