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泰
台湾基金业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台湾游资过剩,大多数投资者没有适当的投资工具可以利用。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健全证券市场,台湾于1983年10月批准设立了第一家证券投资信托机构-国际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经营基金业务,并在欧洲发行了台湾基金。从1983年到1986年,证管会又陆续批准成立了光华、建弘、中华投资信托公司。每家公司开始时都在境外市场发行国家基金,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以后,才可以在境内发行基金。
从1986年开始,台湾基金业试行“特许制”,只有特殊关系才能拿到成立基金公司的指标,且成立基金公司一定要有两家外资股东参与。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逐渐发展到10家左右的基金公司。由于基金公司数量有限,当时10家基金经营情况都不错,但是外资已逐渐掌握主导权。
1993、1994年以后,台湾基金业全面开放,只要够资格就能申请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当年就成立了11家新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台湾岛内基金市场规模不大,却有40多家的同业抢食市场资金,显然竞争相当激烈,同时本土基金公司也滋生了一些为人诟病的弊端,让台湾投资人对其信心打折。如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勾结出货、延迟交易和“锁单交易”等。到1999年、2000年,很多投资者开始对基金公司不信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金公司很难发行新基金,基金发行都要靠大股东的特殊关系运作。
1998年底,台湾基金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允许外资建立全资子公司。结果在18个月内,台湾基金业一半以上客户资金转到外方手中,10大基金公司有6家被收购。例如荷兰银行吃下光华投信,紧接着美商保德信、英商保诚人寿、瑞士银行分别吃下元富、京华、宝泰等投信公司控制性股权,汇丰投资管理公司中华开发银行持有的中华投信过半数股权,控制台湾最大、资产规模30亿美元、客户10万人的基金公司。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