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
提出以一篮子物品为人民币之锚,我曾经建议用30种。要完全杜绝炒买炒卖,不妨提升至50甚至100种。有计算机计算,物品多一两倍不会增加麻烦。
如果考虑用同一篮子物品之价作为社会的物价指数,这篮子物品的选择要大致上按国民的衣、食、住、行的比率分配。不需要很准确,只要基本准确,也会比一般的通胀(或通缩)指数来得可靠。
篮子内的物品是些什么是要公布的。此前我认为物品的比重不公布可能较好,但见去年7月起央行转用一篮子货币,不公布细节,人民币有明显的不稳定效果,改变了主意,认为物品的比重也要公布,物品种类够多就有保障。毋庸置疑,篮子内的物品细节愈明确,市场信心愈大。
我的意思,是央行向市场公布,10000元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买到若干种物品,每种的量的多少是固定的。每种物品的购买地点也说明,央行可以买到,顾客要购买不要麻烦央行,自己去买好了。当然,没有谁会那样做,而除非量大,顾客自理很麻烦。但央行可没有说谎,物价有根有据。炒家可以炒篮子内的任何物品,但不会炒到人民币那边去。
篮子内的物品细节要清楚明确,而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的持有者知道,原则上,他们可以直接地按币值在市场购得该篮子物品。天下间不会找到比这篮子更可信更稳定的货币之锚。篮子内的任何物价皆浮动,而人民币兑任何外币也浮动,只是10000元人民币可以购得篮子内指明的物品量与比重,固定不变。守锚是调整人民币的货币量,币值在国际市场偏高,币量调整得不够快,可能要用外汇储备救急,币值略为偏低就不需要什么储备了。
要在什么市场选择篮子内的物品呢?两个地方。一是期货市场,二是批发市场。只要市场可靠,在什么国家或地区都可以。重要的是篮子内的每种物品都要一有竞争性、二有质量鉴定。这二者,期市的物品没有一样不及格,但批发市场的物品则要小心选择了。不要集中,选期市要分散,选批发也要分散,二者的比重最好大致相等。期市之价可以频频更改,也可以一天改一次;批发之价三几天改一次也无妨。重要是人民币守着的一篮子物品,不人为调整时不变,而人民币兑所有外币自由浮动,每天公布多少次由央行决定,原则上计算机可以秒秒钟算出来。
原则上,货币政策的重心是稳定币值,不应该伸展到经济的其它方面去。但通胀或通缩是货币本身的事,如果真的认为年通胀率2%对经济有好处,央行可以说明那篮子物品每年可调高两个百分点。回顾1997年到今天的数据,中国不需要像美国那样,每年要有2%至5%的通胀率来协助经济。以一篮子物品为锚,所有汇率自由浮动,外间要求人民币升值是要求该篮子的指数调低,是通缩。让他们把自己的货币贬值好了。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