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专稿 - 证星视点 - 正文

郑百文挨批 垃圾股落地 资产重组走向规范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戴庆民 2001-02-07 19:03: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新年股市开盘即跌、投资者迷惑之际,2月7日,新华社发表的《奇怪的郑百文重组现象》一文,带来了监管层的明确态度。有理由相信,这实际意味着“垃圾股”时代的终结,意味着市场投资理念将出现根本转变。
证券之星2月7日综述:尽管由于郑百文重组中存在的法律障碍和会计处理带来新问题,使人们推测郑百文被PT的可能性在日益增大,但这起重组中的两大主角山东三联和中和应泰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露出来对重组前景的乐观带来了新的迷惑。

尤其应该指出的,从1999年年报透露的情况看,当年已经有8家公司亏损达三年以上,12家公司资不抵债。今年虽然年报序幕才刚刚拉开,但根据2000年报的披露信息,这种状况还有延续的可能,且迄今仍未有一家公司因为持续经营能力成问题而真正出现退出市场的端倪。这种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正如吴敬琏所指出的,没有退出机制约束的证券市场,只能使证券市场越来越像赌场,强烈的投机风气导致资金配置功能失真。发展证券市场促进经济改革的初衷将阻力重重。

就在新年股市开盘即跌,投资者观望迷惑之际,2月7日,《中国证券报》头版刊登了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发表的《奇怪的郑百文重组现象》一文,为投资者带来了监管层的明确态度。该文从信息披露、股东权益等角度对郑州百文重组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显然,以新华社的名义发表这样的文章已经明确表明了管理层的某种态度。而考虑到目前证券市场大背景,和近期监管层的一系列举措,这篇文章的意义显然不在于郑州百文一家上市公司。看似巧合的是,该文刊出后,深沪两市的ST板块应声下落,除了三只股票以外所有的ST股票均以阴线报收,13只个股收出跌停。因此,有理由相信,该文的出台实际上意味着“垃圾股”时代的终结,意味着市场上的投资理念将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众所周知,自1997年5月深沪两市见顶回落以来,有两股势力在市场上充当了主要角色。一是科技股,再就是垃圾股。科技股有清华同方的弱势黑马,有5.19行情的辉煌,有网络股的狂飙,一次次挽狂澜于既倒,领涨沪深大盘。垃圾股则从1998年开始启动,借资产重组的大旗大幅攀升,上海市场守住1000点立下汗马功劳。那时市场上将1998年称之为资产重组年。事实上,1998年后的垃圾股同样辉煌,众多的股票仍然拾级而上。到了2001年,大多数在1997年仅有3、4元的股票已经升到了十几元、二十几元的高度。可以说,在过去的三年里,股市是一个垃圾股的时代。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垃圾股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的积极意义,但投资者也明白,当这种情况真正繁衍的时候,在目前微观基础还不雄厚,现代化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备的中国,如今的资本市场负重前行,泡沫随之产生,而与之相关的虚假重组、证券欺诈、财务报表不实等情况愈演愈烈。到今天,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为这个市场带来了相当的风险。

从另一角度来说,在深沪两市连续大跌之际在《中国证券报》这样的官方媒体上以新华社的名义发表这样的文章,有一种深层的含义:表明监管层此次规范监管势在必得,其决心前所未有。可以预见的是,关于进一步完善资产重组的法规将陆续出台。资产重组的规范性不仅将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也将为市场本身所瞩目,垃圾股鸡犬升天的局面将绝迹于今明两年的资本市场。(尊华 田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