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在振荡的股价和不可预测的宏观经济走势面前,大部分分析师总是倾向于看涨的。据查克斯投资研究报告表明,3000名股票分析师所作出的26451项建议中,只有213项能让投资者获得最佳收益,仅占了0.81%。
我们还能相信谁?
谁具有投资者期望分析师所具备的品质:智慧、诚实、充满活力而且独立?谁能拒绝鹦鹉学舌般地重复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在投资银行 “看好”的压力下勇敢地降低该公司的投资等级?谁能在不可避免的嘲笑和威胁前宁折不屈?
幸运的是,投资者身边还有这样的分析师,《财富》最近评出了今年的“明星分析师”大部分是为大机构工作,但很多来自中小机构。他们撰写的研究报告惊人地坦率且富有远见,而且善于挑选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
去年我们所有的“明星分析师”的荐股组合增值了44%,与对手的下跌2%相比,这成绩无疑是喜人的。但是我们不仅关注他们的投资回报率,同样关心他们如何在艰难的处境中坚持己见。以下是排名前三位美国的明星分析师。
迈克·布鲁奈斯特因
所在机构:普天寿证券
研究行业:汽车;
主要观点:随着失业率的提高,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跌和原油价格的浮动,通用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的前景堪忧。
推荐:购买金泰克斯(Gentex),理由是这个后视镜生产商边际利润高达20%,而且利润增长率将达15%。
表现:去年汽车业分析师荐股平均收益率是下跌10%,而迈克所推荐的股票回报率高达22%。
分析:迈入布鲁奈斯特因的办公室,桌上堆满了各种图表,而他正在打电话,对方是著名汽车生产商的金融经理,迈克问道:“你如何估计北美汽车生产状况,你准备如何分配你的现金?”对方并不企图隐瞒什么,因为他知道布鲁奈斯特因曾是通用汽车投资部经理。一挂上电话,布鲁奈斯特因将对方对生产的观点与自己数据库进行对比,一周后,他发出了暂缓购买该股的报告。
去年,布鲁奈斯特因是22名汽车业分析师中惟一荐股成功的,其荐股回报率高达22%,而其竞争对手的平均收益率为10%。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他于去年1月告诉投资者可购买通用汽车,股价为72美元。他认为市场低估了通用的股价,并将很快地调整。他是正确的。到了5月,通用汽车涨到了93美元,他听说通用内部开始抛售股票时,便将评级调整为“不确定”,建议投资者抛出。通用股价又跌回60美元,11月跌倒了一年来的最低点48美元。布鲁奈斯特因不无得意地笑着:“在这波行情中,我让很多人大大地赚了一笔。”
有点骄傲吧?不过布鲁奈斯特因在华尔街就是以其率直的风格而出名的。
38岁的布鲁奈斯特因在通用汽车工作8年后,于1998年加入了普天寿,他具有丰富的业界知识,了解市场,而且他愿意告诉客户明确的操作方向。想想那个戴姆勒·克莱斯勒案例吧。自从1998年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合并后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许多分析师还是推荐该股。但布鲁奈斯特因却坚持卖出。这时戴姆勒·克莱斯勒开始进行路演以说服分析师转机即将到来。布鲁奈斯特因再次研究了数据,根据该公司自己的预测,他计算出戴姆勒部分到2002年必须增长50%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他说。事实再次证明他的正确,该公司股价随后下跌了10%。
布莱安·普斯特
所在机构:A.G.爱德华
研究行业:零售业;
主要观点:现在零售业股价整体呈下降趋势,预计到明年才能好转。
推荐:购买迈克商店。经营家庭装修的公司利润增长率高达20%,值得投资者关注。
表现:去年零售业分析师所推荐的股票价格普遍下跌5%,普斯特的回报率是126%。
分析:普斯特并不适应华尔街耀眼的光芒,他经常趁商家打折时购买衣服,并且同时使用9折优惠卡。他的饭菜只是米饭和鸡肉。但是他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不少大客户。
他到底有多优秀?去年126%的回报率与其他分析师的平均缩水5%相比,显然是个奇迹,但他并不是凭运气。1999年零售业市场大势不佳,但他所推荐股票上升了65%。那他是怎样做到的?
33岁的普斯特不好意思谈起自己的成功,但从他的推荐中获利的机构投资者却津津乐道。1999年末,普斯特推荐了BBB(日常生活用品制造商),他认为家庭用品行业边际利润率高,是零售业中的黑马,而BBB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结果BBB去年上涨了29%。此时其他分析师多在推荐“美国家庭用品公司”,普斯特认为这个股票不值得投资,果不其然,之后它下跌了33%。
目前零售业整体股价下调,因为随着失业率增长、能源价格上升、负债水平提高等原因,消费者花费减少,普斯特认为这种情况到明年才能好转,但这并不排除低迷中也有亮点。最近他开始看好“美国家庭用品公司”,因为目前其股价被低估了,而“迈克商店”是另外一个亮点。
犹大·克劳沙
所在机构:美林证券
研究行业:华尔街
推荐:购买J.P.摩根。因为下一个证券界要人将从庞大的全球特许经营中诞生。
表现:去年金融业分析师推荐股票价格平均上涨15%,而克劳沙的回报率则达30%。
评价:克劳沙在华尔街以坚强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而出名。一年前他便警告投资者:小心走好每一步,因为资本市场繁荣的结束对经纪人和跨国银行而言是个重大的打击。他指出花旗银行和纽约银行在颓势中仍是安全的投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正当许多大机构的股价奋力挣扎时,纽约银行股价上涨了12%,花旗银行涨了11%。
采取守势无疑是个好主意,金融板块的投资者不会忘记去年的惨痛教训:大银行和经纪人连本带利归还了它们从牛市获取的收益;保险公司和咨询公司的交易量下跌了42%,交易利润下跌了16%;同时,许多地区银行不幸地发现自己发放了几十亿的不良贷款……
不幸中的万幸是,43岁的克劳沙向其客户推荐的股票收益率达到了30%。于是,他成为了券商和银行前十位最佳荐股人名单中惟一的分析师。
亚洲明星分析师
今年《财富》除了美国外,还评选出欧洲和亚洲的明星分析师。欧洲与美国比较类似,而亚洲则有着自己的个性。
挑选亚洲最好的分析师就像争论到底泰国菜和中国菜哪个更好吃。因为亚洲各国的发展水平、公司文化太多样化,而且各国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对股市影响很大,所以分析师对该国基本面的熟悉程度和技术上操作技巧同样重要。不过这一切都在改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自1999年起,亚洲股市从过去的独立开始转向模仿纳斯达克的走势。欧美大型投资银行开始群集亚洲,带来了进行“行业分析”的股市文化。
亚洲被分为两大块:日本和除日本之外的亚洲。日本的总市值约达4万亿美元,而其他亚洲市场市值的总和也不过3.2万亿美元。《财富》在日本选择的代表性行业包括银行、电信和家电,其他亚洲地区的行业则是银行和电信。同样地,亚洲明星分析师必须具备:准确评价企业的管理和预测前景;能避免从众行为;平等看待客户和非客户;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得让投资者赚钱。
亚洲明星分析师有自己的特色:第一,分析师所效劳的机构主要是美国银行,包括高盛和美林。一些本地机构表现也不错,如香港的CLSA。其次,美国分析师并未占据主导优势,亚洲明星分析师来自日本、中国香港、菲律宾乃至加拿大,比美国更国际化。
在成熟的欧美或香港市场,股评人士被称为证券分析师,这比股评家要科学得多。
何谓股评家
股评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较为准确的提法应该是“证券分析师”或“证券咨询从业者”,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 专业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下属研究发展中心(或研究所)研究员,其基本职责是证券市场研究,为公司自营买卖和营业部对客户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时不时也会走上前台,发表一些有份量的股评文章。
2.专业证券咨询公司人员。相对前者,他们的境况要差一些。其收入来源主要是收费性咨询刊物,股市声讯台等。
3.无照野医类。股民意见较为集中的主要是针对这一类。但在咨询业持证制度实施以来,其活动已转为地下。在某些地方,还是相当有市场。
在成熟的欧美或香港市场,股评人士被称为证券分析师,这比股评家要科学得多。股价的波动,本质上是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反映。分析师的作用,应该是运用其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投资大众进行信息分析和加工。
中国的股评家和神仙一样,对浩如烟海的股市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随问随答,铁口直断——
中国的股评家像神算子
某股评家某日的在线股评,行业涉及建材、纺织、高科技、冶金、化工、零售、医药等,无论股民提出什么问题和提出哪只股票的问题,该股评家都能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给予迅速的答复(包括打字的时间),从来没有犹豫和说不知道的时候。中国的股评家和神仙一样,对浩如烟海的股市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随问随答,铁口直断!!
在北美,专业证券分析员一般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假如你拿高科技股的问题去问一名石油业的证券分析员,他给你的回答只会是:“不知道!”相反,在网上查阅中国股评家的履历,发现最常用的是“在个股分析方面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这句话,而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人“谦虚”地说“专门研究××行业股票或××公司股票”。
股评家只要看一看图像,掐指一算,便立马能告诉你任何问题的答案,甚至可以精确到告诉你某只股票会涨到什么价位,这与西方极重基本面分析和股票知识的基础理论、教育截然相反,是整个中国股市投机盛行的典型标志之一。
在国外,股票专家选的股票,跑赢猴子所选股票的概率只略高于50%,所以,股票投资有“打败猴子(Beatthemonkey)”一说
分析手段:牛头不对马嘴
中国股市目前流行的技术分析并不能解决中国本身的市场问题,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中国的技术分析流派是源自台湾和香港。台湾的分析法则更是源自欧美,而香港却与英国颇有渊源,这种舶来的技术是不是适合中国国情是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技术分析理论和技术分析方法,大多是西方历代的股评家依据西方股市发展的轨迹逐渐形成的。西方股市长的有200多年的历史,短的也有100来年的历史。它们已经成熟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西方的股评家也逐渐掌握了这种“个性”,于是形成了能基本反映西方股市运动规律、并为西方证券界所接受的不同流派的技术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理论。
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其交易手段与资金回转周期是完全不同的,以中国为例,也时常会变化,时而T+0时而T+1,这个时候再用同一种一成不变的指标来分析,估且不论这种指标正确与否,单是那个参数问题就值得斟酌。
还有一个非常初级的常识问题是包括海外市场的分析师们一直未能解决的,即除权后的跳空缺口问题,目前我们对图形的形状迷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无怪乎我们的股民爱把股评家们称为算命先生,但这其中却破绽百出。
点击任何一个西方财经网站的主页,都难看到技术分析文章,在股市论坛里也极少见到有股民讨论技术分析,金融证券专业MBA课程里也没有一门讲的是技术分析!因为西方经典投资理论认为,一个公司的股价是由对该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来决定的,而只有通过对基本面的分析,尤其是财务分析,才能预期公司的未来盈利,未来突发事件将可能改变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因此将引起股价波动,而未来事件是不可预知的,因此,股价也是不可预知的,此外,根据完全市场理论(EfficientCapitalMarket),所有已知的信息都已反映在公司的股价中,股价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任何人能一直准确地预测股价,所以,股票投资有“打败猴子(Beatthemonkey)"一说:股票专家选的股票,跑赢猴子所选股票的概率只略高于50%。
即使是技术分析,也不是任谁都能做的,简单地只将一堆数字输入电脑,然后由电脑生成一堆图表,看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只有中国的神仙股评家才能做得到,稍有统计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经处理的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分析员要想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内在的规律,必须拥有深厚的统计学和数学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北美从事技术分析的专家一般都拥有统计学或数学的博士学位,金融证券专业MBA一般不从事技术分析,因为MBA的课程里只有1到2门统计学课程,用来做技术分析力不从心。
财务分析最容易做到与国际接轨,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目前市场中流行的财务分析手段都是西方财务分析手段照搬。尽管如此,财务分析仍然不能解决中国股市中的基本问题,在海外,因为法制的健全,企业很少做假账,账面的东西与实际运作相去不远。但在中国,却很少有不作假账的企业。那么,我们面对一份掺了水分的报表,即使我们的分析方法再科学,也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其它如基本分析、市场分析,更是摸不着边的事,整个一自说自话,自以为是,信誓旦旦,“分析”完后,对否只有天知道了。
股评家为股民所诟病的几种现象:
一是业务水平较低,市场判断经常发生方向性错误。
二是一些股评不敢负责任,或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或避实就虚,使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
三是与恶庄联手,散布谣言,指鹿为马。这类股评家虽属个别,但在中小投资者中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美国的股评基本上都是通篇的国际经济分析,公司的深度报道。而中国的股评,大多是一些图表、指标、均线、波浪的堆砌,与极不负责任的结论和建议
中美股评家之区别
某证券营业部组织股评报告会的时候,请了一些上市公司调研人员和著名股评家,结果做公司分析的专家大受冷落,而大讲被发明人亚当斯自己都抛弃的KDJ与RSI的股评家却大受欢迎。
美国的股评界有所谓的行业分析师与图表分析师之分,那是因为市场太大的缘故,如果不进行专业分工,对于证券分析师来说他们太累了。就说国内的股评人士,面对1000多家公司,如此多的约稿、如此多的股评、如此多的活动,再加上每天必须要看“大盘”,他们哪有时间去做公司调查、哪有时间去看年报,他们能作出深度的基本分析吗?显然太过苛求。
股评正如彼得林奇所说的正在挑战一种不可能。有一些股评家不但造势,而且对股票的上涨等作出了极具煽动性的并且肯定性的意见,这种做法不仅违法,而且吃力不讨好,因为证券法规里明文规定,对股票的上涨或下跌不能作出肯定性的意见。
尤其悲哀的是,有的股评家不懂装懂,看到图形漂亮就说逢低吸纳,看到图形不好看就叫逢高减仓。反正,嘴巴两大片,说话不负责。
长期以来,证券投资咨询被人们称为“股评”,造成众多中小散户在思想上以“股评家”去替代“投资家”。实际上,这是对证券投资咨询业认识上的误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股评家?
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工作重点应该是:
1、研究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家政策,分析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准确地把握证券市场发展规律,从宏观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建议。
2、研究产业政策未来变化的趋势及行业经济的结构,分析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经营形势、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及其对股票价格可能产生的影响,较为准确地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和未来增长情况。
3、根据市场咨询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内容涉及大势研判、投资技巧、投资策略、投资理念等各个方面,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操作的思路和决策的依据。
4、应充分发挥投资咨询服务在整个证券市场中的“润滑剂”作用,而不应仅把投资咨询业定位在宣传股票市场、从事股评分析和培训散户的位置上。
5、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和优胜劣汰等机制,培养投资咨询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慎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擅长投资分析和财务分析等基本素质。
“我们能否继续信任华尔街?显然它存在着信用问题。”最近一期《财富》杂志撰文指出,虽然将股价暴跌的责任都归咎于分析师是不公平的,因为投资者自身也存在问题,但不少分析师以次充好的研究报告无疑令人痛心
在中国,证券市场经过10年发展,诞生了一批又一批证券分析师,也称股评家,但却鲜见被社会公认的优秀证券分析师。相反,股评家的名声不怎么好,他们中的某些人与庄家沆瀣一气,成为庄家的代言人。据说,深圳曾作过一项调查称,股评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与“三陪”小姐相差无几。
其实,股评家有这样的劣名声,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股评家。这与我国的股市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金晓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中国股市在初创阶段时,市场处于封闭状态,股价的高低与宏观基本面、上市公司业绩没有多大关联,一个公司的股价只要有庄家光顾就可一路上行,而不管其是否亏损还是赢利。所以,投资者宁愿只听消息而不顾基本面去做股票。一时间消息满天飞。也就是这种低层次的市场需求,使得股评家为迎合这种需求,经常做出“庄家已介入,就要拉升”的看图评股的言论。一切为了股价,种种不规范的行为层出不穷,编造、披露虚假信息,内幕交易,操纵股价、欺诈客户现象时时发生。试想,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规范的证券分析师会有什么用武之地呢?
金晓斌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也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说,《证券法》的实施意味着证券市场不规范时代的结束。证券市场开始走向规范、理性和价值投资。而证券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作用开始逐步显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变得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一大批职业证券分析师,通过对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分析研究,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建议。
金晓斌说,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股票市值占我国GDP的比例从1993年的10.2%上升到2000年底的53%,交易品种不断增多,由原来单一的A股、B股和H股,增加到包括国债、可转换债券、基金等多种交易品种,对这么多品种进行交易,没有专业水平的分析指导显然是不行的。机构投资者往往需要通过价值发现,对投资对象进行深度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获得价值增值。所以,机构投资者在信息容量、信息质量和信息层次等各方面都对证券分析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市场的这种变化,我国证券分析师正在改变以往看图说股的分析方法,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那么,除了服务于机构投资者外,分析师又将如何为中小散户服务呢?
金晓斌说,随着网上证券交易开展,证券分析师通过网络为不同类型、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贴身化的互动服务。
华夏证券研究所周赛平在介绍法国证券分析师时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分析师,应具备6个方面的职业素质,一是广泛的知识面。不仅熟悉证券市场的各个方面,而且必须了解具体的某些领域。二是良好的外在形象。分析师要能给人一种信任感和好感。三是开放的思想和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可以更多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四是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喜欢和善于分析问题,面对众多的或真或假的信息,去伪存真,分析师应该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五是笔头表达能力强。因为分析师要经常提交书面研究报告,要求文字能吸引人。由于基金经理们每天要读厚厚一叠材料,那些普通的报告就非常容易被忽视。六是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即使你有充足的理由,还要善于表达,这样客户才能相信你。
“什么都懂的股评家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化的证券分析师。这是个发展趋势。”金晓斌最后说。
无所不懂的中国股评家
在变幻莫测的股市里,我们不是算命先生,但我们会告诉你一个方向,现在做B股股评的一些“专家”可能从来都没有做过或研究过B股,临阵磨枪就去指导投资者,这种事也只会出现在中国股评家身上
中国股市风风雨雨,股评人也有他们的难处。
国内的股评人士,面对1000多家公司,如此多的约稿、如此多的股评、如此多的活动,再加上每天必须要看“大盘”,他们哪有时间去做公司调查、哪有时间去看年报,他们能作出深度的基本分析吗?显然太过苛求。
(理财周刊 沈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