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月20日消息:投资基金专家刘传葵博士认为,开放式基金的买方市场肯定会到来,但要充分到来,至少还要等二年左右时间。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刘传葵认为,有没有超额认购,并非开放式基金买方市场到来的惟一依据,因为开放式基金规模本身并不固定。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认购缴款期截止后,还有一部分认购缴款未到位,甚至还有一些预约号没有领完,这的确与各封闭式基金的网上超额申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并不能说明开放式基金不受市场欢迎。
他认为,造成它未能被抢购一空的因素,首先是,开放式基金毕竟是新鲜事物,华安创新和南方稳健基金推出时间较急,宣传等准备工作并不完善,一些投资者可能在观望开放式基金的试点情况后,再作投资决定。其次,基金单位的买卖方式不同。和封闭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销售规模较大(如南方稳健基金规模达80亿元),销售网点较少(如华安创新只能在13个城市销售)、投资者认购成本较高(如华安创新认购费率达1.5%)。第三,基金单位的买卖价格形成方式不同。封闭基金在交易所上市时,买卖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较大,经常出现较大的市场炒作空间。而开放式基金的买卖价格是以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单位,其只有在赚了0.3元以后,市场定价才可能会到1.3元,基本无市场炒作空间。
“近期股市不太景气,也导致开放式基金没有超额认购”,他认为,在股市走势不好时,投资者更加谨慎。在1998年3月封闭式基金开元基金推出时,市场认购踊跃。到了1999年5月,股市走弱,当时推出的一批基金认购并不尽如人意。可以预测,一旦股市走牛,日后推出的开放式基金的认购情况肯定会更为乐观。另外,此次华安创新的认购情况,事实上在一些地方还是出现火爆的超额认购场面。
刘传葵坚持认为,开放式基金还是稀缺资源,不可能一面市就直接进入买方市场。像南方稳健基金推出为机构投资者上门服务、认购费率相对较低等优惠措施,这只是主动提高服务质量的表现而矣。所谓买方市场,应是买方对开放式基金的市场定价有较大的影响力,价格不再由卖方,即基金管理公司定。目前,开放式基金的认购费率虽然远低于法规规定的“不超过8%”,但像华安创新的认购费率为1.5%,以其50亿份的规模计,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可说是稳获丰厚的利润。这也是大家抢着发行开放式基金的原因。事实上,在国外早已出现不收费的开放式基金,叫做后收费基金,基金管理公司要在投资者赎回基金时才向其收取一定费用。
刘传葵表示,他并不反对开放式基金销售进入买方市场是坏事,相反,他认为这正是行业进步的表现,说明开放式基金业不再是垄断行业。而中国加入W TO的进程,也将令开放式基金行业加强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开放式基金买方市场肯定会到来,但要完全形成,还要两年左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