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追踪 - 传统产业 - 正文

房地产:中国惟一的暴利孤岛?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戴庆民 2001-09-23 14:51: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北京9月23日消息:有消息说,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起草工作己完成。世贸组织己作好准备,于今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接纳中国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我们对别的都不担心,最让人担心的是在降价战的战火中,打成了断壁残垣、一片焦土的中国家电业,连还有5年保护期的汽车都降价了,十万、八万、五六万元的家用轿车,一夜之间到处冒了出来,让中国的中等收入的家庭都怦然心动,可不知死活的房地产业,居然全无动静。

  我们就担心房地产,可他偏偏还是个支柱产业。因为房地产业是个病秧子,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胆结石、肺气肿……是病他占全了。可他还在那里傻乎乎地乐呢。

  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业是中国硕果仅存的暴利孤岛,中国惟一躲过了降价战战火的保税特区。

  这是由于中国独特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由于地价与房价联系在一起,所以,政府的利益和房地产商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政府卵翼保护下的房地产业,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降价战的战火,成了中国惟一的暴利孤岛。

  入世后,政府必须从房地产商的游轮上下来,与房地产商划地为墙。

  土地的买卖必须进入公开的市场,按照商品运作的方式公开运作。所有的价格都必须是公开的。买卖关系是认钱不认人,金钱面前一律平等。

  关于这件事,中国政府早已作出承诺:一切与WTO运作相抵触的政令法规,都必须作出修改,以与WTO的游戏规则接轨。实际上,政府已经在这样做了,自2001年6月,取消47项政府收费后,最近又下令,政府的事业性收费总额不得超过房价的10%(此前在30%左右)。

  失去政府这个强大的合作伙伴,房地产商能不诚惶诚恐吗?

  国外的房地产巨头早对有暴利可图的中国的房地产垂涎三尺,对于国外的房地产商们,中国的房地产业遍地是黄金,他们提个口袋来拾就是。国外的房地产商的行业利润尚不到5%,可中国的房地产商利润,他们自己公开承认的是15%,笔者和一位房地产商喝酒时,他悄悄地说,绝对超过30%!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重申了一些有关规定。这其实并非什么新的规定,建设部在2000年就发出这样的一些规定:多层住宅楼一定要盖到封顶了,才能准予预售,高层住宅建筑主体,要建到三分之二才可以预售。期房不能用作贷款抵押物。

  这些配套的政策对降低银行风险、对规范房地产市场、对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样一些普通的有关规定,在我们看来,不过是一些极平常的规定,本来就该如此的。可就这已在房地产业引起一场惊涛骇浪。

  房地产项目处于初期开发阶段。每个项目在开发前,都会有个总体资金计划,目前,这个计划肯定会把取得预售许可证后,银行发放的个人贷款作为销售回款,打到资金计划之中,而如果现在产生一个突变,原先定好的计划,现在不能实施了,对现在所有房地产企业都有影响,这个政策会对房地产业产生沉重打击,减缓房地产开发的速度,造成房地产大量债务纠纷。

  实际上,中国的房地产商百分之百地都在靠银行的资金在运作,一个在建项目中若有房地产商30%的自有资金在运作,便是中国第一流的、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了。

  这让我们想到的另一件事是:在中国虚弱的房地产后面,蕴藏着多大的金融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