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26日消息: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能停靠25万吨巨轮的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港建设目前已基本竣工,第一条生产线于近日开始试运行,并将于今年底全面投入生产。
据新华网报道,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总投资为17亿元的中转港的建成,不仅为宝钢及长江沿岸钢铁企业乃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型矿石中转港,而且积极推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中国正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步伐。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正式批复立项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D?D嵊泗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即将于近期动工建设。
中国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最大的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预计初期投资约120亿元。该工程将建设能停靠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的泊位五处,以及全长三十二余公里的上海南汇芦潮港至嵊泗洋山的跨海大桥。
目前,建港指挥部已进驻与洋山仅十六海里的芦潮港镇。
地方政府说,小洋山岛居民搬迁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据悉,洋山深水港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专家预计,随着洋山港的建成,到2005年,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将从2000年的561万标箱增加到1000万标箱,在世界各大港中名列前茅。
为了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接轨,隶属于浙江省的嵊泗县正加快建设一系列基础设施,如在建成国内最大的日产三千五百万吨级海水淡化一二期工程后,又开工建设第三期工程。
嵊泗已被国家能源部批准列为中国发展海洋石油和油气工业的前哨基地,同时地方政府计划建设全国最大的一个中心渔港。
嵊泗县政府负责人表示,在中央政府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后,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嵊泗建设成为上海浦东新区的海上卫星城,尽快为浦东乃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嵊泗县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口的交汇处,是南北海运和江海联运的枢纽,是国内外海轮进出长江的必经之地,可于世界各大港口通航。境内拥有的洋山、马迹山和绿华山等几大港域水深都在二十米至六十米之间,避风条件良好,港内常年不淤不冻,被认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建港的理想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