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追踪 - 新兴产业 - 正文

基因诊断卷入资本竞争大潮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徐小平 2001-09-26 20:41: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广州9月26日消息: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出公告,表明其辅导期已经过半,拟申请上市。而深圳匹基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上二板市场。围绕基因这个“21世纪最赚钱”的产业,中国两大行业领导者在“生物技术”与“资本”的竞争上进入一个全新的空间。

据〈粤港信息日报〉报道,偌大基因诊断市场竞争目前仅此几家,源于国家早前的一次大规模市场清理。卫生部1999年对泛滥的基因诊断市场进行清理之后,传统较简易的基因诊断试剂就从市场完全退出,其时200多家大小基因诊断试剂生产公司全部停顿。之后能取得国家药监局基因诊断试剂生产证书,生存下来的仅是广州“达安”、深圳“匹基”和上海“复星”等为数甚少的几家。而最近上海复星不断减少基因诊断产品生产,主攻一般药品,更让整个中国基因诊断市场几乎都归合到达安与匹基名下。

  早在1993年成立的达安从一家注册资金60万元的中山医科大学校办企业,经过两次改制,目前已经是总资产8000多万元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其主攻的荧光PCR产品,已经取得乙肝、结核、丙肝病毒等三个试剂和品种的新药证书和批准文号。达安副总经理吴军生称,去年达安的销售额约5000万元,其中利润超过1000多万,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她表示目前25%的利润率还仅是个起点。因此,达安拟投资8000万元在广州科学城兴建新的生产基地,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深圳匹基目前的主营业务同样是荧光PCR产品,由于1998年才进入基因诊断市场,从市场占有率和公司规模上与达安还未能旗鼓相当,今年匹基的销售额努力争取达到2000万元。然而月前匹基与全球最大的基因生产企业瑞士罗氏制药的合作,为匹基增加了相当竞争力。与罗氏的联盟,意味着匹基可以在罗氏的默许下使用罗氏注册专利的基因技术,这将非常有利于匹基今后除荧光PCR产品外的技术延伸。这个技术便利,是匹基比较对手达安的一个优势。

  达安、匹基作为两个能较上劲的对手,成长的目标同样瞄准了上市。同时,两者的股分成份非常相似。达安30.4%的股份由最大股东中山医科大学掌握,第二大股东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和四家投资公司联合的战略投资共占约四成份额,余下约28%股份则由公司6个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自然人持股。而匹基约70%的股份由深圳华育昌国际科教开发有限公司、三九医药和投资公司掌握外,余下的则由公司技术总监和职工持股会掌握。虽然两家开始的目标都看准二板市场,但达安目前已经进入下半阶段的辅导期,如果面向主板的成功机会相对较大。然而,匹基一直坚持的二板市场却未见有明朗迹象。从目前情况看,达安上市融资将先行一步。

  无论达安也好匹基也好,目前中国的基因产业都围绕基因诊断,更高层次的实验室诊断和基因工程治疗药物生产,无疑对技术与资金的要求更高。据行内人士估计,随着卫生部对全国800多个试点医院临床基因诊断、海关检疫和血站血液筛选的放开,数倍于现时基因诊断产品市场的需求,带来的将是40亿-60亿元的产业金矿!达安如能顺利上市筹资,推动意义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中国基因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容,又决定了竞争不可能太平静。据了解,广州药业已经投资2000万元注册“拜迪”生物技术公司,其治疗型抗乙肝基因产品已经开始了临床前的准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