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追踪 - 传统产业 - 正文

中国建筑业悄悄在“革命”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王笑梅 2002-01-03 15:17: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北京1月3日消息:日前,全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之一、杭萧钢构20万平方米钢结构生产扩建工程,在杭州市萧山区破土动工,使该区真正成为“中国钢结构之都”。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建筑业正悄然兴起钢结构建筑发展盛行的新趋势。

  据新华网报道,钢结构建筑技术自二次大战前兴起至今,以建筑结构自重轻、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少、建设工期短、保护生态资源、无粉尘无噪声、综合经济效益可观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有65%的高层建筑都采用钢结构。我国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但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年钢产量已超过1亿吨,雄居世界之首,这为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产业提供了浓厚的物质基础。加上我国目前只有1%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这一市场有着极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很多大型建筑集团早已瞄准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巨大市场,十分看好这一新兴行业。我国本土的建筑企业自然不会将蛋糕拱手相让,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如地处杭州萧山的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于早些年就联合同济大学一道参与钢结构建筑国家技术标准的编制,设计建造了目前亚洲最大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安徽芜湖“九五一”工程和长230米、宽104米、拱高74米,亚洲最大的钢桁拱形建筑“萧山北山通览”。最近,由他们自行研发、制作、安装的杭州瑞丰国际商务大厦,由于整幢建筑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是对中国建筑业的一次“革命”,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第一楼”。

  据悉,湖北省武汉市眼下正在建造的武汉最高、全国第四的70层大厦,原先设计为土建工程,而且实际施工已经到了第三层,但业主单位经过充分比较,认为钢结构能够增加使用面积、缩短工期、节省投资,还能抵抗强烈地震,因此决定将三层以上全部改成钢结构,于是就“相中”了杭萧钢构。

  目前,像杭萧钢构这样的国内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市场网络已遍及全国,钢结构也逐步成为地区的一大经济产业。如杭州市萧山区在杭萧钢购的拉动下,钢结构企业已经发展到近40家,去年萧山的钢结构产值达10多亿,今年有望突破20亿。据悉,杭萧钢购还将在萧山红垦农场征地500亩,将分两期建成全国最大、国际一流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一期工程8、5万平方米的厂房预计在明年四月前竣工投产。该工程建成后,杭萧钢构将具备年生产钢结构25万吨的能力,不仅使杭州市萧山区名副其实成为“中国钢结构之都”,还可面对WTO的挑战,以更大更强的实力,与国际钢结构企业抗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