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15日消息:我国的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三地的创新经济正在崛起,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经济的“金三角”。这是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京沪深三地创新经济比较研究》课题组对三地创新经济活力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
据《文汇报》报道,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这份报告以资金状况、人力资源、科技实力、创新服务、创业动力、国际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和经济结构8大类、30小类指标,对京沪深三地的创新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地差异化竞争态势开始形成——北京的创业最活跃,上海的科技成果转化最火热,深圳吸引人才与技术的力度最大。
但研究也表明,京沪深三地在创新活力上存在着梯度差距,北京的活力最强,在八大类30项指标中,排名第一的指标就有15项,总计得分为69分,在创业动力、创新服务和科技实力三个方面的优势最明显。深圳排名第一的有13项,在资金状况、人力资源两项指标中处于领先地位,得分为60分。上海排名第一的有2项,第二的有17项,第三的有11项,创新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指标上的相对得分不低,金融服务机构数目、国际劳务服务合作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总计得分为51分。
研究报告认为,上海在各大类指标中得分比较均匀而不突出。反映了上海创新经济的现状,也说明上海在科研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不存在明显的落后指标,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是较好的。
报告认为,上海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正在崛起为亚太货物运输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长江三角洲的独特地位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辅助力量,为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准备了接受空间;上海已经成功举办了《财富》论坛、APEC领导人会议、三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等重要国际性活动,国际化品牌正在上海浮现。这都是上海发展创新经济特有的优势。报告建议,在未来发展中,上海应发扬自身特点,提升区域创新经济的活力,做到制造业与新经济“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