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3日消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日前对去年发生的三起通用网址争议案做出裁决,“阿里巴巴”、“平安”、“平安保险”等三个著名通用网址各归其主。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这是中国第一批成功地通过仲裁决定通用网址归属的案例,它意味着对通用网址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争夺进入了“战国时代”。
通用网址是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1年8月4日推出的新一代网络访问标准。它是一种以自然语言直接访问互联网的新一代寻址技术,不需要“h ttp”、“www”、“com”、“cn”,以企业产品、品牌的名称为网站命名,只需输入中英文、拼音或简称即可直接访问目标网站,它以方便、直接的表述及使用方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有效渠道,甚至可以说是新一代的企业、产品品牌的互联网代言人。
正因为如此,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一股通用网址的抢注热,也引发了一些通用网址的域名纠纷。
去年8月4日,广州勤加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通过通用网址注册服务机构中国频道注册了“阿里巴巴”通用网址。然而,今年1月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电子文本和书面文本形式向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交了投诉书,认为他们拥有对“阿里巴巴”享有中国法律保护的商业标识、商标专用等项权利。广东勤加缘公司注册的通用网址与阿里巴巴享有权利的名称相同,并足以导致混淆,严重地侵害了投诉人的合法权益,是带有明显恶意的抢注行为,要求撤销其注册,并将其裁定归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广东勤加缘公司答辩认为,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对该通用网址不享有合法权益,勤加缘公司注册的通用网址“阿里巴巴”不具有恶意。专家组经审理认定,被投诉的通用网址注册人广东勤加缘公司对通用网址不享有合法权益,他们对“阿里巴巴”的注册或使用具有恶意,应将此通用网址转移给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平安”这个词为福建省福鼎公路分局于通用网址推出当日在中国频道上注册成功。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对此提出异议,但是专家组认为,平安保险公司鉴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由表示地域、字号、行业多个构词成份,“平安”与投诉人的企业名称不近似也并非独创,“平安”在保险市场的知名度也不足以使这一标志与所有领域产生联系,被投诉人注册“平安”并指向自己网站不属于提供保险服务或者其他与投诉人业务类似的服务的行为,因此注册通用网址“平安”具有正当理由,“恶意”的主张并不成立。
有趣的是,平安保险公司在针对另一位被投诉人在中国频道上注册的通用网址“平安保险”(含繁体)的投诉中获得了胜诉。他们认为,医学博士张先生在中国频道上注册的通用网址“平安保险”,与受法律保护的商标“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核心部分“平安保险”完全相同。而且张先生作为个人,其名称与“平安保险”没有丝毫联系,其网址下的内容也与一般意义上的保险没有任何关系。专家组认同了投诉人的主张,裁决将注册通用网址“平安保险”转移给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中国频道运营商厦门精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龚少峰介绍说,作为一个专业的域名注册代理商,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技术装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做后盾,这三者缺一不可。他提醒那些有意识为自己在网上注册通用域名的用户,一定要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即CNN IC授权的代理商那里申请注册,而是否是CNNIC授权的代理商,只要上CNNIC的网站上查一查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