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4月5日消息:近日,国内22家航空公司在长沙签署了国内航线联营协议,建立价格联盟,共同对付打折机票,这对于近期愈演愈烈的机票打折无疑是当头一棒。记者从一家航空公司里证实了这一消息。
利润所迫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据票价联盟参与者之一国航市场处介绍,此次航线联营是由民航总局组织,全国22家航空公司共同参与的。主要是针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航空公司不正当的削价行为,22家航空公司利用联合经营来规范航空运输市场,对国内113条航线的折扣率达成了一致意见。
所谓针对不正当销价,归根究底还是利润驱使。尽管具体折扣率尚未公布,但明争暗斗的打折为显然要有所收敛。航空公司亏损已成公认事实,目前中国的航空公司里,最差的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120%。
一直以来,航空公司习惯于用价格战来争夺客源,遗憾的是,这种恶性的价格战泥潭中,企业只能是越陷越深,一家航空公司客运处工作人员用“班次越多,亏损越多”来表示航空公司的无奈境地。价格战带给行业的恶劣影响从中国家电业发展略见一斑,有趣的是,家电业也曾经三番五次试图以价格联盟来遏制,不过,限价显然未能拯救家电业,应用在民航业,能否奏效实属难料。
严查严管
与此同时,曾经让不少人为之咋舌的上海到北京350元的超低价机票,也已经成为历史。得知价格联盟的消息之后,记者连拨数家机票代销点的电话,报出的京沪航线最低价都已经上升到800元,而如果要选乘东航、国航等密度较大的航班,平均票价是900元,有一家代理点报出的上航航班甚至是全价票1030元。
这很大程度上也得归功于民航总局的严查严管。
3月21日,民航华东管理局在运输工作会议上专门发文,即日起乘坐上海始发国内航线航班的团体旅客,必须在机场出示“团体旅客订座记录单”,没有“记录单”的旅客必须向航空公司补齐散客应付的正常票价后才能登机。
民航总局规定:从3月15日起(节假日黄金周除外),任何航空公司都不得采取“加班、包机”形式进行销售运作。3月中旬,上海始发的京沪航班有两三个因出售打折机票而被停飞更是给航空公司们来了个下马威。
从4月开始,民航总局决定加强对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国60%以上的十个重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成都、海口、西安、厦门、重庆的市场监管,以严肃查处不正规打折销售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有两种选择,一是偷偷摸摸打折,那么没打折的显然客源会受影响;另一种选择是大家都按照规定不打折,同时利润也有所增加。毫无疑问,对于经营状况整体形势不太乐观的航空公司而言,第二种是更好的选择。
支撑多久
虽说在民航总局的支持下,22家航空公司达成了国内航线联营协议,限定折扣率。但是,更多人对于这个票价联盟表示了怀疑,到底它能支撑多久呢?
记者一位经常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朋友表示,现在的乘客早就习惯了打折机票,对突如其来的限价肯定会有不适应。出公差的商务人员倒是无所谓,可是一般自费出行的人可就有所保留了。
早在2000年4月,航空公司们曾经签订了一个价格攻守同盟,用以抵制各种恶性的暗折暗扣。结果却是不攻自破,数月后便有加盟的航空公司松口,于是一个突破口出现,一溃千里。
而专家们置疑价格联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有权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做出相关决策。包括各种打折详情,哪些可以打折,哪些不可以打折,可以打多少折。市场形势瞬间千变万化,对价格的限定无论如何都很难跟上市场变动的形势。
事实上,这是民航企业第四次对国内航线联营进行谈判。联营只有带来双赢,才可能继续。盼望通过票价联盟来根本解决让航空公司们头痛的问题———增加收入,扭亏为盈,恐怕是不太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