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追踪 - 传统产业 - 正文

石化业遭遇冲击 燕化利润失血六亿元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姜崴 2002-04-05 17:07: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北京4月5日消息:燕山石化要公布2001年年报,当记者联系采访燕山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温贤昭先生或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时,董事会办公室的刘先生告知,公司的主要领导人员都去香港开会了,并且要到10号才回来。3月28日香港媒体披露2000年度盈利3.48亿元的燕山石化2001年将亏损2.84亿元人民币,一年之间燕山石化罕见地失血六亿元,而去年燕化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减少了大量的成本支出。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而内地上市公司却又大幅盈利。据中国易富网统计,截至三月底,沪深两市1169家上市公司中的600家公司披露了2001年年报,其中有584家实现盈利,出现亏损的公司仅16家,盈利公司中有3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在披露年报的公司中似乎没有一家石化公司,看来以大块头组成的石化队要合唱亏损歌。果然,4月2日披露年报的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和扬子石化业绩比2000年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中国石化年报显示,公司2001年度合并主营业务收入3043.4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40.18亿元,与2000年度的净利润161.54亿元人民币相比,中国石化2001年业绩下滑13.2%。与中国石化一样以炼油为主的上海石化2001年年报显示,净利润由2000年的9.855亿元暴跌至2001年的0.716亿元,跌幅超过90%,每股利润只有一分钱。仪征化纤则由2000年的9.85亿元降至2001年的2.13亿元,跌幅也将近80%。

石化业遭受全面重创。

  世界经济与国际油价暴跌 中国石化板块随波逐流

  中国石化企业2001年普遍效益下滑。燕山石化2001年年中报告,上半年营业额四十亿五千万元??仅升1.1%,而税前利润比上一年同期下降72.2%,只有1.1亿元;而到年终的利润为—2.84亿元??就是说整个下半年亏了近4亿元。同在香港上市的上海石化2000年的利润为4.14亿元人民币,2001年上半年只有1.4亿元,估计下半年也会亏。2001年上半年,中国石化纯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5%,则是因为上半年成品油价格没有与国际接轨,下半年就急转直下。

  西南证券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化工行业的张鹏分析员认为,石化板块2001年普遍不景气,首要原因是去年世界经济大幅度衰退,2000年世界GDP增长率为4%,而2001年世界GDP只增长了1.3%。经济不景气使得对各种石化产品的消费下降,从而引发石化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一直到2002年初才止跌回升。

  直接原因是去年国际油价比前年大幅下跌20%,由2000年全年平均每桶30美元降到2001年的每桶25美元。石化企业从事的主要是石油产业链的中下游业务,中国石化系统的炼油公司主要加工进口原油,比如上海石化的原油75%靠进口,油价下降有利于降低炼油及整个下游产业的成本,应该有利于改善石化公司的赢利状况。但油价下跌恰好是经济不景气的前兆或结果,经济不景气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也相应低迷,从而造成库存上升,价格下跌。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毅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天接受德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原油价格对上下游一体化的中国石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希望原油价格稳定在每桶22~28美元之间,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原油价格每涨一美元,就会影响中国石化15亿~20亿元的销售收入。

  据报道,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的大厅里有两块电子屏幕,一块显示着国际市场油价的起伏,一块显示着股价的涨跌,董事长李毅中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油价和本公司股价的变化。

  石化类公司的股票价格事实上一直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波动。上海石化在香港主板的表现,本来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股价一直低迷,此前将要跌破0.6元,受美国“9·11”事件的影响,2001年9月18日的最低股价只有0.52元??跌到了最低点,此后反弹并一路走高,9月底突破0.7元,10月升到0.8元以上并维持到12月上旬,12月14日最低价曾一度回落到0.68元。受国际油价上升的影响??2002年1月中旬上海石化的股票价格开始反弹,每月都涨一毛钱,最高点是3月15日的1.24元。从1月中旬开始,燕山石化的涨幅也达到40%。中资石油石化类股票在香港主板的3.86万亿港元流通市值中比重亦不断加强,目前共约1300亿港元,相当于总市值的3.4%。

  国外竞争对手抢滩 经济不景气 倾销冲击石化行业

  张鹏认为,外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对我国石化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中国对于化工产品的进口除化肥等产品外就基本是放开的,中国化工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是接轨的,特别受到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地区的价格的影响。中国大宗化工产品如乙烯等质量与外国相差无几,但由于规模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成本比外国产品要高,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我国化工产品的品种较少,一些附加值高的专用级化工产品几乎被进口产品垄断。

  由于2001年世界经济不景气,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世界的石化巨头都把目光投向中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渗透的力度。除正常出口产品到我国外,非正常的贸易对我国化工企业的冲击可能更大。以来料加工等名堂走私进我国的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数量很大,但又很难堵截和统计,正像一个无形的敌人在威胁着我国的石化企业。

  另一个威胁是倾销,这是公开的、有排山倒海能量的威胁,不仅威胁到一两家企业,我国石化工业包括20个行业4万多个产品品种。目前较多的反倾销集中在精细和石油化工行业,尤其集中在一些单一的小的行业产品。国外石油石化产品对中国敌意的冲击,使一些国家投资几十亿上百亿的石化项目打水漂。记者调查发现国内有80%以上企业的产品受到国外产品不同程度的倾销,不少企业甚至为此破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