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9日消息:继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之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昨天起成为京城中第四家调降交易点差的银行。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昨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开始全面调降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外汇宝)的交易点差。这也是近一个月来,继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之后京城中第四家调降交易点差的银行。
据悉,本次交通银行调降点差的平均幅度达到20%至30%,并且对于不同交易金额采取分档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于单笔交易5000美元以下的客户,其澳元兑美元的交易点差由原来的16点降至12点,而对于5000美元以上的单笔交易则优惠至10点。至于其他各币种的单笔交易,更具体到5000至2万(含5000)、2万至10万(含2万)以及10万美元以上的分档优惠。
各银行为什么纷纷降低交易点差,是不是在众多领域曾经发生过的“价格战”,也要发生在银行中间?对此,各银行都有自己的说法,京城第一家降低点差的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表示,此举是为了配合招行24小时外汇营业厅的开业,与价格战无关。但有“发起者”就有“跟进者”,随后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将点差降低到平均20点。4月1日降低点差的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则表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在该行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开业三年之际回报客户。尽管价格战之说不被银行认可,但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开展至今,开展这项业务的银行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门对门的两家银行,如果一家比另一家的点差高,汇民通过简单的比较就会做出现实的抉择,这恐怕也是银行不得不降低点差的最实际的原因。
在京城各银行纷纷降低点差的同时,愈演愈烈的上海中资银行间的外汇宝交易价格战却在本周偃旗息鼓。据《新闻晨报》报道,上周五,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召集各有关商业银行负责人达成共识,从本周一起,各银行外汇宝交易的价差点数,恢复至平均为40点。至此,竞相削价的局面可望告一段落。
上海从去年底今年初以来,各中资银行为争客户,纷纷调低外汇宝交易价差点数,从40点降至20点、10点,有的甚至调低至单边交易仅4点的价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的展业手段和产品创新,将在同业间产生示范和辐射效应,上海银行同业的竞争加剧将是一种趋势。但他强调,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社会影响面广,因此,审慎稳健经营是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原则,一切服务及产品的竞争,都要建立在效率、收益、成本三者均衡的基础之上,而把银行业的竞争定位在类似家电和黄金价格战的简单价格竞争上是不可取的。银行业一旦发生风险,最终危及的是广大存款人的利益,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
据悉,目前北京已有中行、工行、交行、建行、农行、招行、浦发7家银行开办了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下,京城银行点差下调是成为一种趋势,还是像上海一样偃旗息鼓,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