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证券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世行报告认为内需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姜崴 2002-04-11 16:39: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世界银行发表报告称,尽管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重要,但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长仍然是总量经济运行的主要驱动力。
北京4月11日消息: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在近日发表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告》中称,尽管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重要,但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长仍然是总量经济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在许多国家都陷入衰退的时候,中国仍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报告》指出,外资企业经济表现最为强劲,其增加值增长了11.9%。与此相反,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了8.1%,而集体所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了7.2%。出现这种经济表现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制造业部门的产出变化趋势表明了出口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的出口受世界经济下滑影响最大,按美元标价核算下降了2.8%。外资企业出口增长了11.6%,集体企业出口增长了34.6%。

  《报告》认为,2001年中国国内需求仍保持相对强劲,这一方面是得益于财政刺激政策,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而带来的国内支出。前11个月的数据表明西部省份的房地产投资增加了43%。政府选择某些工业部门加以提升,并为其注入预算基金和准财政基金,从而扩大了投资。

  与时下普遍观点不同的是,《报告》认为200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明显下滑,其原因在于投资需求的下降,而不是净出口的下降。2001年消费增长一直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势头,而净出口与上半年下降32%相比,下半年实际上是增长了21%。但是,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在上半年达到15.1%和第三季度达到16.7%之后,第四季度却大幅下降到9%。

  《报告》强调指出,2001年尽管全球经济下滑,但是中国的对外经济仍保持强劲。持续的资本流入以及贸易盈余创造了历史上史无前例的470亿美元的国际收支总盈余。外汇储备从2000年底的1650亿美元骤升至2001年底的2122亿美元,相当于9.4个月的产品和服务进口价值。

  很多人将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归咎于外部需求的减弱,而《报告》认为,这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2001年下半年净出口以20%的速度增长,超过2000年的同期水平。毫无疑问,中国的净出口从2000年的27.7%锐减至2001年的6.8%,反映了全球经济下滑所产生的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进口下降得更剧烈,从第一季度的17.3%和第二季度的11.5%下降到第三季度的6.4%和第四季度的0.3%,而且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也出现了分化。

  《报告》称,中国出口下滑对贸易余额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出口加工贸易占全部贸易量的半数,所以出口需求下降的同时也削减了进口。

  《报告》最后说,就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获得了动力,2001年以15%的速度扩张,达到470亿美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