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月13日消息:上海的城市建设再现火热场面。今年第一季度,借苏州河综合整治、绿地建设、浦东磁悬浮试验线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强力推动,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逾两成,达到289.7亿元。上海市统计局最新统计信息则进一步显示,近300亿的巨额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4.73亿元,仅占1.3%;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社会资金唱起了主角。
据新华网报道,从今年前三个月的资金来源渠道分析,上海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分别到位(不包括农村集体建设项目)161.73亿元和83.76亿元,占本年到位资金的43%和22.3%。记者从上海市统计局了解到,大量的来源渠道多元化的社会资金,主要流向了上海的城市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三大板块。
上海市统计局有关人士认为,随着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上海投资项目对国家资金的依赖程度正逐步减小,特别是一些社会服务性项目,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不仅放大了国家投资的带动效应,也激活了社会资金的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