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月11日消息:第五届东盟中日韩(“10+3”)财政部长会议今天下午在上海举行,来自东盟10个成员以及中国、日本、韩国的财长们参加了会议。
据中证网报道,作为正在此间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第35届年会一系列重要活动之一,本次会议就全球和地区宏观经济形势和加强东亚地区财金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会后发表了《部长联合声明》。
会议认为,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2001年本地区经济增长放缓,今年以来出现了好转迹象,但还有一些不确定性。财长们对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并表示要继续执行稳健的经济政策,同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财长们对在“10+3”框架下“清迈倡议”的执行、资本流动监控、早期预警机制以及加强经济评估与政策对话等领域的合作进展表示满意,并表示将继续加强相关合作。
为积极推动“10+3”合作的进程,中国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会上宣布,在未来两年里,中国将继续为“10+3”其他成员提供技术援助,举办介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经验的研讨班。此外,为推进“10+3”财金合作,中国政府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短期资本流动高级研讨会。
“10+3”财长会议自1999年4月在菲律宾马尼拉首次举行以来,已举行了四届,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2000年5月第二届会议通过的“清迈倡议”,决定建立以双边协议为基础的区域货币互换机制,以帮助成员维护货币稳定,防治金融危机。
迄今为止,“清迈倡议”的执行进展顺利,区域内各成员已签署了6个双边货币互换协定,金额总计170亿美元,同时还有多个协议正在谈判中。目前,中国已与泰国、日本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与韩国的货币互换谈判已接近尾声,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国的谈判也已启动。
与会财长们认为,“10+3”财长会的发展进程和所取得的成果表明,东亚地区在财金领域的合作正在稳步发展,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