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月25日消息: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近日与法国著名的威望迪集团签约转让评估价为7.6亿元的国有股股权,组建中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城市自来水公司。
据新华网报道,业界人士认为,这对由国有资本长期垄断经营的城市公共水务行业来说,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举动。
包括城市供水、污水治理在内的公共水务行业,是中国最后几个开放度较低的经济领域之一。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公共服务业向外资的开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法合资浦东-威望迪自来水公司的组建,是中国兑现入世承诺,扩大开放空间的又一个积极举措。
外国水务投资商对中国水务市场的投资兴趣,由来已久。英国泰晤士集团、中法水务公司、法国威望迪水务等世界水务“巨头”已多次在上海组织国际研讨会,探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和方略。
中国长期以来在城市实行“低价福利性供水”政策,自来水行业享受政府补贴。几年之前,上海的自来水厂还处于巨额的政策性亏损之中,政府财政补贴负担越来越重。目前,上海已取消政府补贴,分成4家区域性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短时期内即扭亏为盈。此次引入外资,打破国有独资的经营格局,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经营机制将进一步走向市场。
中国对水的观念已在快速改变,过去的“福利水”正在变为“商品水”。中国的大城市已陆续调整了供水水价。去年上海自来水价调整后一年就可净增水费数十亿元。“不同用途、不同收费”的多元水价体系也正在建立之中。浴场、车辆清洗等费水行业,将付出比一般自来水高得多的水费。桶装净水、居民区分质供水等加值服务,也已成为供水行业一个高回报的领域。这些都为外资进入提供了市场基础。
据威望迪集团的市场调查,上海目前的水价,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尚属中下水平,与伦敦、巴黎等国际都市相比,更是具有巨大的调整空间。他们相信随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投资中国供水行业从水价调整中所得的回报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自来水输送管网漏失率很高,经营管理成本偏高,跨国水务公司在合资经营中,可依靠自己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在压缩成本上得到不小的回报。
此次威望迪集团在股权交易中的报价超过了评估价的两倍,充分显示了其对中国水务市场志在必得的决心。威望迪总裁称此次投资在其“中国战略”中将具有“象征意义”。
水务资产经营界人士告诉记者,上海整个水务市场,在今后几年内可供经营的资产总规模将达到40亿至50亿元。
上海水务部门有关人士说,到2020年上海居民每天的生活用水量将比现在增加近100万立方米,供水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饮用水质到那时也将争取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而在制水工艺及输水管网的改造上,亟需引入跨国水务公司的投资和技术。据透露,如果此次合资经营实现预期,上海城区另外3家大型自来水公司也有可能向外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