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4日消息:7月3日上午,外经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了全国银贸协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吴仪专门作出重要批示。针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部分外经贸企业资金紧张等突出问题,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分别发表讲话,提出银贸协作的新措施。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深圳市副市长宋海在深圳分会场上要求深圳银贸系统尽快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保持今年我市外贸的好势头。据悉,会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外经贸部将就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荣誉企业贷款利率适当下浮
戴相龙要求各银行要用长远眼光来发现培育优良客户。在外经贸发展较快、资金需求较大的地区、特别是国家级的口岸所在地区,要进一步下放信贷资金的管理权限。对经审查、评估,确是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外经贸企业,尤其是对已经评定为本行业优质客户的外经贸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在向经国家外贸管理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口售汇荣誉企业,发放贷款时,贷款的利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地下浮。
外贸出口的各种权可用作质押
戴相龙透露,到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为2427.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300.6亿美元。平均每月增加外汇储备51亿美元。他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得较多,为我们扩大外汇供应创造了条件,包括对个人购汇可以扩大,对中国的企业用人民币购买外汇到外国投资应该更多地增加。各银行要利用当前外汇资金较为充裕、本外币利率差距缩小的有利时机,加快外汇贷款的营销力度。目前中资金融机构存款有比较充足的头寸,在境外的净资产有9亿美元左右。要拿这些钱来支持出口,发放外汇贷款完全有条件。在外贸企业很难找到担保方式的情况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使用专利权、应收款权、贸易商品货物所有权等进行质押贷款。
允许部分边贸使用人民币核销
戴相龙说,由于我们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加上外汇储备逐步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提高,空前提高,人民币已经在港澳地区普遍流通,在周边的国家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在欧美一些发达地区的飞机场和购物商店有兑换点。我们已经与越南、蒙古、尼泊尔等国家签订了双边的边境地区银行结算协议,特别是尼泊尔已经同意旅游使用人民币,而且同意将一部分外汇换成人民币,出口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这对边贸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人民银行和各家银行要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双边的磋商和合作,建立健全与周边国家的国际结算渠道。继续改革边贸银行的结算服务,允许部分边贸使用人民币来核销。将正常的贸易直接纳入银行体系,减少现钞流通,提高监管效率。利用这样一个好的机会,把边贸的现金结算变为银行结算,促进贸易的发展。为进一步解决边贸现钞结算和人民币在周边流通问题,积极参与各国央行及毗邻国家央行边贸人民币结算协议,推动银行在边贸地区建立外币现钞兑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