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月9日消息:从日前在深圳召开的“医药零售通路营销国际研讨会”上获悉,国家有关部门准备于近期推出医药流通领域改革的若干措施。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于明德表示,过去几年中,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在产权多元化、中心城市发展零售连锁、BToB电子商务试点、中外合资医药批发企业试点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并在去年淘汰和合并了3000多家医药批发企业,还涌现出一批像广州市医药股份公司、太极集团、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现代医药企业。
于明德透露,日前国务院确定了医药流通领域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以达到“降费增效”的目的。改革试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将医院门诊和药房进行剥离,把医院的药房推向市场,使之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机构;二是大力推进医疗机构的内部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三是规范医药流通领域进行的药品招标采购行为;四是药房从医院分离后,落实和完善对医疗单位的补偿机制;五是医疗资源整合;六是加强对医药流通领域的价格监督管理,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七是加强对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督。
于明德强调,“以药补医”的制度必须尽快改革,“医药”分家必须尽快实行,门诊必须尽快先从医院剥离出来。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医药处副处长陈仙霞也进一步透露说,国家几个部门正在制订医药分离的具体方案,而试点一般选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初步确定今年先在西宁、柳州、青岛及成都等4个城市进行医疗改革的全面试点。
随着国务院医药卫生功能和医疗保险“三项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医院门诊药房的逐步分离,将为医药零售连锁的发展提供契机。
2003年1月1日,中国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协定承诺医药市场全面开放。医药物流体系与国际接轨也被提上了日程。国家经贸委已经将加快医药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作为国债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的重点。
据考察过美国连锁药店的陈仙霞副处长介绍,美国连锁药店中排名第三的ECKERD公司拥有连锁药店2600家,经营品种21000种,有9家区域性配送中心,并且每家中心的配送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这样的规模和水平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是支撑不起来的。
相比而言,我国现有医药零售企业12万多家,零售连锁门店7000多家,但是没有一家超过千店的连锁企业。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只占20%的份额。
而且费用高、效益差已经成为制约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数据表明,我国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费用率高达11%,利润率才0.7%;而国外一般费用率在3%左右,利润率则在1.5%以上。为此,国家经贸委也提出了将流通费用率降到5%的目标。同时,我国医药流通领域设定的“以中心城市为大型批发中心,改造中小城市为配送中心”的目标还远未实现。
陈仙霞认为,首先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医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提高效率。在加快物流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统筹规划,避免一哄而上和分散投资、重复建设。也不提倡每个企业或连锁店都建一个物流中心,而应结合医药企业的“小物流”和社会“大物流”的规划发展来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