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专稿 - 证星视点 - 正文

为何不让私募基金落地?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全华 2002-07-11 21:05: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受到广泛关注的投资基金立法问题终于有了一些眉目,《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制定完成,有望下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然而最引人瞩目的私募基金问题最终没有获得解决,这显然会对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将迟滞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步伐。
受到广泛关注的投资基金立法问题终于有了一些眉目。据有关媒体报道,《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在对原有内容进行调整以后,已经得到相关各部门的认可,于日前正式制定完成。如果能够顺利通过例行的工作程序,该草案将极有可能提交8月下旬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值得注意的是,最引人瞩目的私募基金问题最终没有获得解决,它们最终没有获得合法地位。这显然会对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笔者看来,这将迟滞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步伐。


众所周知,私募基金的规范化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市场秩序的稳定、健康至关重要。没有私募基金的规范化,证券价格的波动就会带有越来越多的非理性色彩,这对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国内的私募基金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众多私募基金缺乏有效的外部市场监管。由于私募基金没有获得合法的地位,更没有公开的、相对准确的统计数据。首先是整个私募基金的规模就无从谈起,只能这个估一个数,那个估一个数(有调查估计为7000亿),但哪个数据都缺乏有力的依据。至于更深入的运作规范化监管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运作环境只会使得众多的私募基金为所欲为,在扰乱了市场秩序的同时也为其自身的长远发展设下了障碍。


第二,缺乏法律保障的私募基金难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由于缺乏法律保护,私募基金出资人和运作人之间、出资人和出资人之间、基金经理之间都缺乏硬性的约束,做得好的依赖相互之间的信任(这种关系大多难以持久,尤其在遇到危机时,比如吕梁和朱焕良),做得不好的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至于将基金规模扩大更是难于登天,而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才会更倾向于长期持股,是理性投资的旗帜,也是现代金融市场的标志之一。


由此可见,私募基金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试想,如果私募基金获得合法地位,得到规范化的监管,并且有一套较为合理的治理结构的话,诸如中科创业这样的事件是不是会少一些,整个市场的价格会不会相对理性一些呢?


笔者坚决认为,缺乏法律保障的私募基金将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目前私募基金问题涉及到银行违规贷款等一连串的敏感问题,也牵扯了过多的利益,但这是不是说问题太大就不去解决,就任由其自生自灭呢?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金融深化的步骤加快,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私募基金的扩张步伐不可阻挡(这本身就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是立法约束,还是任其发展都不会总规模产生什么质的影响,它影响的仅仅是基金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究竟是任其泛滥,最终成灾,还是疏理河道,划川归海?这显然值得每个市场的参与者深思。(尊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