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专稿 - 证星视点 - 正文

券商50%的不良资产率说明了什么?

证券之星 作者:全华 2002-07-15 21:15: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任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李小雪在"2002年中国金融国际研讨会"上披露,截至5月底,全国98家证券公司,不良资产率平均为50%,不良资产总额达460亿元,其中有10家公司的不良资产达10亿以上。显然,曾经享受高额利润的券商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据媒体报道,新任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李小雪在"2002年中国金融国际研讨会"上披露,截至5月底,全国98家证券公司,不良资产率平均为50%,不良资产总额达460亿元,其中有10家公司的不良资产达10亿以上。而这些数据还是建立与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去年对87家券商的审计中,审计意见不干净的占55.17%,其中代解释说明的占14.94%。

显然,曾经享受高额利润的券商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分析导致券商如此高不良资产率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认识目前的国内证券市场现状。

就目前情况看,券商的业务利润主要由经纪、自营、投行三部分组成。

就自营业务来说,去年绝大多数券商的自营都在下半年的大熊市中遭受到了巨大损失。

众所周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最好,只要操作得当,大的市场波动往往会为机构带来机会。为什么精英云集的券商基本上都受到了损失呢?难道是券商缺乏人才,难道是券商的人才都判断不出来市场的弱势么?笔者以为未必。券商大面积亏损的原因既来源于其业务水平,也在于其内在治理结构,其内在的决策机制低效和责权不明确是大幅亏损的主因。可以说,去年券商自营的亏损一方面反映出券商对市场缺乏深刻的认识(主要缘于长期享受高额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体制深层,与其国有企业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券商自身的机制原因外,证券市场本身的束缚也对券商自营去年大面积的亏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投资品种的匮乏和单向作多机制,机构只能依赖单向做多来获利,这样的市场机制为机构的铤而走险和亏损提供了客观环境。

再看看投行,它的亏损如何出现的呢?表面上看,不少券商的亏损来源于高位包销的增发股票。可再深一层就会发现,在这些包销背后闪动着价格战的幽灵。那么他们为什么进行价格竞争,其关键就在于公司缺乏创新能力。可以说,在新股的IPO发行中,所有国内券商作的都是大致相近的工作,这些工作大多是申报材料,联络关系,技术性的成分多,创新性的成分少。在券商投行业务萎靡不振的背景后面既反映出券商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也折射出国内证券市场为券商提供的创新空间太小,而严重高估的市场点位更是制约了投行业务的有效开展。(如果是一个相对正常的市场,股票的IPO发行怎么会与市场走势有如此一致的相关性?)。

至于经纪业务,业内人士都知道,券商的经济业务利润完全依赖于政府设定的千分之三佣金比例和保证金的利息收入,与其说券商通过拉客户获得经济业务利润,不如说作为一个整体,它们依赖政策性扶值获得高额收入。即使这样,当市场低迷、成交量不振的时候,券商仍然难以逃脱亏损厄运。这也从深层暴露出券商经纪业务高成本、少创新的缺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券商如此高企的不良资产率既来源于其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由于长期享受垄断收益而产生的"创新贫瘠",也与国内证券市场的制度不健全、形式单一化有着极大的关系。而在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之间,我们也可以发现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作为一个整体,国内券上的盈利能力仍然会出现下滑。而在一个目前仍然依赖券商作为金融中介的证券市场,当其中介的创新功能难以发挥、甚至连利润都没有办法完成的时候,这个市场的前景就显然难以乐观了。(平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