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月二十四日以来,深沪市场已经经历了19个交易日的演化,在窄幅的震荡中,上证指数再度攀上1700点。而在近几个交易日的行情中,投资者可以或多或少的感觉到市场的某种强势。笔者认为,在经过了6.24行情的上冲后,深沪市场将再次出现一轮上升行情,而这轮行情冲破1750点的可能性较大。
但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我们有必要对此次行情的幅度、形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笔者对此次行情做出两个层次的预测:
第一层次,本轮行情将冲破1750点,行情的顶部将在1780-1820区间之内。
产生这轮行情的充分条件在于与管理层全力唱好市场,并尽量出台一些"利好"政策,而舆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配合。在这两者的作用下,今年6月初开始即有大规模的资金有计划的进入市场,这些资金为市场行情奠定了直接的基础。
市场的投机心态仍然存在是行情得以启动的必要条件。经历了去年下半年大熊市的市场的,极度投机的气氛已经大大减轻,但其惯性仍然存在,包括对所谓"外资购并"的盲目乐观和憧憬等等。这种心态使得深沪市场"坐庄-跟庄"的规则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维持。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笔者认为,深沪市场还存在一次上冲的机会。但这次上冲的力度将较为有限。毕竟在1200家上市公司中,能够充当多方进攻基地的仅有区区几十家而已,而大批控盘庄股则迫不及待地需要利用看多气氛来套现,这种情况在6.24之后随处可见。他们形成的空方动力将制约市场的上行。也可以说,这次行情将主要体现在一些热门个股身上(如华北制药等等),指数的扬升幅度较为有限。
在明确将产生一轮行情的基础上,投资者也必须认识到这轮行情本质上将是一波出货的行情。在行情结束后,上证指数很可能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顶部。
决定这一性质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市场完全与基本面脱离。仅就正在公布的2002年中报看,上市公司的业绩仍然在大幅下滑,而且这种下滑是在整个宏观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背景之下。笔者曾经讨论过,导致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是结构性的,目前证券市场的制度构架决定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受到保护,上市公司的资源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势流失。只要这些方面没有进展,上市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就会成为镜花水月。
再从市场预期看,引发此次行情的市场预期一是外资购并、二是深圳本地股的重组。外资购并是双向行为,上市公司愿意卖,外资还要愿意买,买了之后业绩还要大幅增长才能维持股价。以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质地和治理结构看,这其中的每个关节都有相当的障碍。至于深圳本地股的重组,由于深圳市掌控资源的有限和本地公司业绩的低劣,想要真正发生改观也有相当大的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热点更多的是一种题材,在炒作结束后,它们很难对股价有积极作用。
实际上,仅就技术来说,6月24日形成的天量就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的上涨空间,不论上证指数能否突破1750点,创出本轮反弹的最高点,这个天量形成的压力都不会消失。
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确,大盘冲破1750点并不会对前次高点形成有效突破,假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在大盘指数上冲结束之后,整个市场又会出现大部分股票下跌,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情况,市场的头部也就会在新的盲目和期待中形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