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证券 - 证券市场 - 正文

业内人士透露私募基金新动向

证券之星 作者:全华 2002-07-22 17:18: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投资思路另辟蹊径 业内人士透露私募基金新动向
北京7月22日消息:由于日前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出人意料的删除了原有的私募基金相关章节,市场追踪数年的私募基金“转正”问题再次搁浅。同时,在市场背景和法制环境“欲改而未改”的新情况下,私募基金将如何运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风险性越来越高投资者愈来愈刁

  据中新社报道,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沪深两市由国有股减持引发暴跌以来,正空前发展的中国私募基金遭受了巨大打击。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型基金甚至被“蒸发”,就连个别应急能力欠佳的大基金,也因拉断了资金链而元气大伤。另外,由于去年10月1日国家正式出台实施的《信托法》已经能够调整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法律关系,加之股灾造成的投资者惶恐心理。不少新投资者都要求和基金经理人签订更详尽的委托合同,而一些出资数额较大的投资者,更是要求了对等的担保,甚至对保底收益率和强行平仓线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私募基金的操作难度和运营风险已经凸现,各基金经理人在制定今年的投资计划时,几乎不约而同的将风险控制列入了首要工作目标之一。而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在如此艰难的市道中仍要给投资者承诺较高的保底收益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经理人无可奈何的回答说,“尽管《证券法》明文规定任何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或客户承诺证券投资收益,但相对于私募基金来说,由于其风险远高于公募基金,比如投资者没有随意转让其基金份额的公开流通市场等,在公募基金发售都很成问题的今天,如果没有收益承诺,谁会来投资私募基金?”

  利用6·24行情出逃仓位与公募基金相反

  如果说去年的“6·14”大跌是私募基金的滑铁卢的话,那么今年的“6·24”行情则是私募基金的“敦克尔刻大撤退”。一位在此行业摸爬滚打已数年的职业经理人向记者讲述了个中原由,“其实在去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保资金的暂行办法后,已经明白大势不妙,也想壮士断腕坚决割肉,但是我们毕竟姓‘私’不性‘公’,我们的钱都是和投资者签了合同甚至是担保合同的,它事实上押着我们的身家性命。因此,和公募基金毫不心痛的潇洒‘割肉’不同,我们只能一边割一边补,所以反而跑得慢套得久。幸好还是挺过来了!”“你们是怎么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时期?”

  记者逮住关键问题不松口。“在这半年多时间里,即去年6月到今年3月,我们动员所有力量,使出浑身解数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尽力的说服我们的投资者不要急躁,相信面包是会回来的;二是我们在业内业外不断融资和拆借,以维系资金链不被拉断。就是通过如此艰难的反复操作,我们在损失很大的同时也将仓位锁在了最低成本区。应该说,只要中国股市不下1000点,我们就有重振山河的希望。”“后来呢?”记者追问。“后来随着春季反弹,我们基本上盈亏相抵,上次危险已经彻底解除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们还专门组团去马尔代夫群岛休养了一个月。”

  “据悉,大多数公募基金都踏空了6·24行情,你们又是怎么先知先觉的呢?”记者再发问。“他们在国有股减持上没有切肤之痛,踏空行情本不意外。俗话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我们随时都在严密的关注国有股减持的最新动向,包括市场传言和小道消息。最后我们判断管理层应该会在这个问题上向市场作出让步,但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我们战略性的进行了大盘股和指标股的组合建仓。只是没想到利好会来得如此迅猛,指标股又反应得如此强烈。因此我们估计行情反而不会一帆风顺,为了保住盈利,我们在6月25日、26日几乎全线沽清。这时才全面杀入的公募基金刚好为我们接了盘。”“如果行情继续向好,你们的过早退出不可惜吗?”记者追问。他很骄傲的说,“如果行情回落,我们已是赢家;如果行情继续,我们也不是输家。同时,在大盘震荡上升中,还可以相机行动适量参与嘛。”

  投资思路另辟蹊径联动市场对冲风险

  由于近年来股票投资不确定性尤其是突发性事件概率加大,各私募基金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深感忧虑。为了提高安全系数,最低达到保底收益,各基金都先后在投资品种多元化、投资思路创新化以及不确定性对冲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一位业内经理人告诉记者,通过他们的探索发现,其实投资并不一定需要自己亲力亲为进行直接的产业投资或证券投资。很多时候只需利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资源和现金优势,通过一种桥梁作用,即可实现相当可观和稳定的收益。当记者问到目前又开辟了哪些新的“融通”途径时,他介绍说,主要有购买国债和拆借现金等方式。

  据悉,目前国内有数家实力雄厚的国债炒家,他们向能“融通”千万以上现金的大客户承诺10%左右的年保底收益。这甚至和私募基金对投资者承诺的保底收益相差无几。而且风险系数更小。另外,向大的市场主力进行必要的现金拆借也是一个一举多赢的方式。一方面,在大主力拉抬股价而缺乏现金流时,向其拆借部分现金能收到很高的“借支酬劳费”;另一方面,亦可了解市场超级大主力的最新动向,方便自身投资行为。而为了实现“套期保值对冲风险”的目的,在我国证券市场尚无做空机制的前提下,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指标股板块是理想的联动对冲工具。向国债商及股市主力融通资金的同时,亦实现了对冲股票投资风险的目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