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月24日消息:已披露的数十份半年度报告显示,随着再融资政策的调整,以及公司业绩有所下滑,曾经热火朝天的分红变得冷清了——上市公司紧捂钱袋
据《证券时报》报道,截至7月23日,深沪两市已有3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度报告。引人注意的是,与上市公司在近一年里热衷于分红送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家上市公司今年中期则捂紧钱袋,纷纷对中期分红送股说“不”。据统计,目前仅有3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分配预案,其中,分红派现的仅有泸州老窖,四环生物与九芝堂则将转增股本。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再融资政策调整、业绩有所下滑,上市公司的中期分配形势将趋于冷清。
虽然去年中期部分公司的分红数量较为有限,但也创了中期分配的多个纪录。到了2001年报,上市公司分红送股更是达到新的高潮。据统计,在2001年报里,有686家公司提出了派现方案,派现总额高达431亿元,派现家数和派现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然而,时过境迁,证券市场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推动上市公司分红送股的条件基本上不具备了。
首先,再融资政策的调整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失去了分红的动力。6月24日,管理部门将增发门槛大幅提高,这使得相当部分曾经提出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因不达标而愿望落空,最多也就改为配股。在这种情况下,曾是增发条件之一的分红自然难以获得上市公司的认同。而管理层将分红派现作为再融资的一个条件恰恰是上市公司去年中期大面积分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导致在派现的上市公司中更多的是洒点毛毛雨。
另外,一个客观的原因是,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部分上市公司很可能是“欲分无力”。据统计,目前已有约17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预警预亏的公告。从今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统计数据来看,1170家上市公司今年1—3月实现净利润158.78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实现净利润1357.08万元,只相当于2001年平均净利润的21.7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仅为0.03元,只相当于2001年0.1025元的29%。显然,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不少上市公司将无法进行大规模分红。
即使是以前年度较为盛行的送转股本,今年也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实施。一方面,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贫乏使得一些上市公司无法保证用业绩的高增长来支撑股本的扩张;另一方面,由于去年以来开始实行新会计政策,经过“老四项”和“新四项”计提,并经过追溯调整,股东权益大幅调减,上市公司送转股本的能力自然大受影响。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2001年度共计提八项准备210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计提1790万元,比去年多提150亿元。如一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年初未分配利润原为525万元,现调整为-727万元。对此,公司只能以年度的新增利润进行弥补。
令人关注的是,尽管上市公司在分配方面比较吝啬,但是,在再融资方面却依然期望很高,不少上市公司依然在半年报里提出了再融资预案。初步统计,在已披露的半年报里,至少有10家上市公司表示,公司董事会认真对照增资配股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认为公司具备了配股的条件,因此将积极做好配股申请工作。还有一些公司则同时推出了较为具体的发行可转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