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27日消息:昨天深沪两市交易所都公布了上半年证券交易的情况,结合前两天公布的上半年券商承销和经纪业务的情况,我们今天就来对券商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情况作一下分析。券商的二大业务主要是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在目前我国的市场中,投行业务主要为承销业务,包括上市公司的首发、增发、配股等。当然券商的业务不仅仅只有这些,但由于这两大业务占据了主要地位,所以对券商的实力排名主要考察这两个方面。
据新华网报道,经纪业务:整体业务量下滑
我们知道,证券经纪业务一直以来是券商赖以生存的命脉,也是券商目前最重要的业务和利润来源。但在佣金自由化、IT行业涉足经纪业务等一系列变化后,经纪业务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利润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那经纪业务在券商业务中的地位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经纪业务在券商业务中的地位下降将是必然的。上半年一共实现股票基金交易额34686.6亿元,(图1)而这一数字在2001年上半年是49656亿元,也就是说比上年同期下降了近30%。而各家券商经纪业务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随着佣金浮动制的实施,券商经纪业务的利润率也在下降。
是的,业务量和利润率双双下降,使得很多券商,特别是一些经纪类的小券商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我们知道经纪业务长期以来一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一些大券商瓜分,而小券商只占据了比较小的市场份额,那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这一现像有没有什么变化?
这个的话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各券商上半年的经纪业务交易量,我们看到,银河证券仍然稳坐经纪业务的头把交椅,2427亿的交易量占到所有券商股票基金交易额的7%,(图2)前5名券商交易量就占了上半年股票基金交易总量的16.87%,(图3)而前20名券商的经纪业务交易量更是占到了200多家券商总交易量的50%,大券商垄断经纪业务的形势仍未改变。
看来小券商的日子还是不太好过,那大券商的座次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从交易金额排名前10名的券商来看,(图3+)基本上与2001年的排名相差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去年未参与排名的南方证券排名第5位,而一向以网上交易称雄的华泰证券由2001年的第10位下滑到第13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易金额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国信证券的交易量不降反升,上半年交易额661亿,已经达到去年交易总额的54.5%,并又2001年的第16位跃升至第12位。
B股:交易金额大幅滑坡
让我们来看一下经纪业务中的B股交易情况,我们知道,由于深沪两市的B股结算币种不同,所以B股的交易情况也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是这样么?
是的,2002年上半年深市的B股交易量排名前10位中,深圳本地的券商就占了一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和南方证券。
沪市券商B股交易量排名中,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和银河证券仍然把持着排行榜的前三名。
今年上半年B股也是呈现交投清淡的状况,这对券商的B股经纪业务应该有比较大的影响吧?
是的,和A股一样,B股的经纪业务量也出现了大幅的下滑,甚至比A股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去年上半年B股的井喷行情带了了巨大的成交量,相比之下今年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也不足为奇。比如上半年沪市排名第一的(图4)申银万国共实现88.21亿元的交易量,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77.85亿元,下降幅度超过了85%。
投行业务:两级分化严重
好的,我们再来看券商第二大业务--投行业务上半年的情况,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投行业务应该也是有一定的滑坡吧?
是的,今年上半年,券商承销业务同比大幅度滑坡,承销总金额为387.57亿元,仅为去年全年承销总金额1051亿元的36.88%,尚不及一半,且其中63.27%为一季度所取得。从券商承销业务排行榜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凸现,有海外兵团之称的合资券商的绝对竞争优势已充分体现出来,而国内券商投行业务却成了一个瓶颈,业务开展苦乐不均,其中大多数综合类券商近年来投行业务是颗粒无收。
实际上我们看到,券商2001年的投行业务相比2000年就有所下降,那今年上半年应该是承接这样的一个下降趋势,是这样么?
其实在一季度券商承销业务量有一个大的上升,不过在二季度又回落下来,(图5)今年第一季度券商承销(含新发、增发和配股)总金额为245.23亿元,比去年第四季度137.41亿元增加了近78.46%,使人们认为承销有望摆脱停滞不前局面,但这种升势并未持续下来,第二季度就锐减为142.34亿元。
从各家券商募集资金总额来看,我们知道中金公司在3月间承销了招商银行首发109.5亿元,中金在上半年凭借这一单应该就可以稳坐承销头把交椅了吧?
是的,除此之外,中金还做了一笔8.26亿的增发。远远超过了分列二三名的南方(35.70亿元)、广发(26.34亿元)。与首季排名相比,中信主要靠首发业务从第8升至第4,银河则凭借可观的增发业务从第11升至第6,国信、华夏、湘财、招商先后次序未变,但差距有所拉大。增发业务还把平安证券推入了前10名。
那在其他的券商座次上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在一季度名列第9和第10的海通和光大被挤出前10名,滑至13和18名。国泰君安在首季以2家公司列在承销总数前列,在募资总额上位居11名,这次降至16。一些在市场上名声很响的券商,上半年承销业务压根就没有开张过。
而首发家数最多的广发(4家)以9.54亿名列首发金额第6,兴业证券成为上半年唯一一家在首发、配股和增发金额都跻身前10名的券商。
增发先扬后抑 首发配股再度升温
那上半年承销总量的构成情况是怎么样的?
从承销总量构成分析,以金额计,新股发行为232.87亿元,增发为137.33亿元,配股为17.36亿元;以家数计,首发27家,增发20家,配股9家。
我们知道,上半年增发应该是在一级市场表现比较突出的。
对在首季增发金额占比已达28.57%后又急剧升温,(图6)4月份实施增发的有3家,5月达到6家,从而在上半年的占筹资比重达到令人惊讶的35.43%。在增发门槛大幅提高之后,到6月增发家数突降为零。
那首发和配股的状况呢?
首发家数却呈递增之势:(图7)2月2家,3月4家,4、5月各有5家,6月达到8家,且至今大有方兴未艾的势头。(图8)一季度,仅有2家公司配股,而在上半年,配股家数达到9家,随着众多公司“弃增选配”,可以肯定,券商的配股业务将更多成为增发业务的代替品。
对大多数券商而言,跻身综合类券商的行列不过是徒有其名。因为投行业务被大券商垄断的程度较之经纪业务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海外兵团对国内券商投行业务带来的冲击更加猛烈。截至2001年,注册资本金5-10亿元的券商在证券承销发行中的市场份额不超过20%,可见其市场占有率之低,到今年上半年,(图9)承销排名前10名的券商承销金额达到281.32亿元,总承销金额的72.6%。
此外,目前券商所实行的主承销商通道管理制度即“证券公司自行排序、限报家数”的通道管理制度,在加强对承销项目审核以及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券商投行业务的实际操作难度。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中小型综合类券商将因投行的零业务而从综合类券商队伍中自然淘汰。
综合价值业务量
在看了券商上半年的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的情况以后,我们怎样来对券商的综合实力来进行一下分析呢?
这里呢我们引进一个指标--综合价值业务量。(图10)这是一家咨询公司推出的,依据不同业务量能够为券商产生的收入比例来进行加权计算的。通过对券商不同的交易品种、不同业务赋予不同的价值权数,可以取得一个总的业务价值量,并以此对券商进行排名,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对券商业务收入的一个估算。
2002年上半年券商综合实力排行榜显示,受6·24行情的带动,大多数券商6月份综合价值业务量大幅提高,经纪业务较此前的月平均额增加了70%至100%。当月,(图11)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分别以1.92亿元和1.66亿元列第一、二位,分别较5月份增加约110%和100%。
从综合价值业务量看的话,银河证券应该是排名首位吧?
是的,从今年1月份起,银河证券每月实现的综合价值业务量便领先于其他券商,最终以9.46亿元的综合价值业务量夺得上半年排名第一。国泰君安1至6月完成7.9亿元的综合价值业务量,名列第二。海通证券和申银万国证券分别以6.22亿元和6.04亿元列第三、四位。依次列第五至第十位的券商分别是南方证券、广发证券、华夏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
从排名结果看,是不是能说明经纪业务依然是体现券商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
是的,除中金公司之外,上半年综合实力列前的券商都在经纪业务上颇有建树。(图12)银河证券上半年经纪业务的综合价值业务量为9亿元,名列第一;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分别以7.82亿元和6.04亿元居第二、三位。
而在承销业务上,(图13)中金公司上半年由于主承销了招商银行、中海发展等几只超级大盘股,使得其在承销业务上以2.94亿元的综合价值业务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券商,凭借这一优势,中金公司成为上半年唯一一家不靠经纪业务闯入前十强的券商。南方证券和广发证券分别以0.89亿元和0.66亿元名列第二和第三。
通过对券商上半年业务排名的分析,我们看到:券商的两大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在上半年都有较大程度的下滑;而从市场份额来看,大券商垄断市场的情况愈加明显;同时,有外资背景券商的加入,使得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证券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才能在这个市场生存下去,已经成了摆在很多券商老总面前的问题。
图1 上半年股票基金交易总额同比
上半年股票基金交易总额:34687亿元
去年同期:49656亿元
图2 前五名券商股票基金交易额
名次 公司 金额
1 银河证券 2381亿元
2 国泰君安 1987亿元
3 申银万国 1542亿元
4 海通证券 1334亿元
5 南方证券 1240亿元
图3 前20名券商交易额所占份额
上半年总交易额:34687亿元
前20名券商交易额:17039亿元
图3 经纪业务排名前10名券商
名次 公司
1 银河证券
2 国泰君安
4 申银万国
3 海通证券
5 南方证券
7 华夏证券
6 广发证券
10 招商证券
图4 申银万国沪B股交易额同比
2001年上半年:577.85亿元
2002年上半年:88.21亿元
图5 券商承销总金额变化情况
2001年第四季度:137.41亿元
2002年第一季度:245.23亿元
2002年第二季度:142.34亿元
图6 增发家数变化情况
4月份:3家
5月份:6家
6月份:0家
图7 首发家数变化情况
2月份:2家
3月份:4家
4月份:5家
5月份:5家
6月份:8家
图8 配股家数变化情况
2002年一季度:2家
2002年二季度:7家
图9 上半年券商承销金额比较
承销总金额:387.57亿元
前10名的券商:281.32亿元(占72.6%)
图10 综合价值业务量定义
综合价值业务量=∑(业务量×价值权数)
图11 5、6月份综合业务价值量比较
5月 6月
银河证券 0.91亿元 1.92亿元
国泰君安 0.83亿元 1.66亿元
图12 上半年经纪业务价值量
银河 9.00亿元
国泰君安 7.82亿元
申万 6.03亿元
海通 5.98亿元
南方 4.80亿元
华夏 4.44亿元
广发 4.25亿元
招商 2.56亿元
天同 2.53亿元
华泰 2.45亿元
图13上半年承销业务价值量
中金 2.94亿元
南方 0.89亿元
广发 0.66亿元
中信 0.52亿元
银河 0.46亿元
国信 0.44亿元
华夏 0.41亿元
湘财 0.36亿元
招商 0.35亿元
平安 0.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