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月29日消息:“十五”期间,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划目标已经确定——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的转化率将达到70%,我国重要行业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80%。此举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 》报道,到2001年底,我国已经批准发布的19744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8621项,采标率为43.7%。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现有标准16745项,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有6300项,转化率为38%。显然,我国的标准化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标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产品质量水平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说,提高标准水平,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迫在眉睫。我们只有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产品质量达到和超过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水平,才能有效地消除国外贸易技术壁垒。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计委、经贸委、科技部、国家标准委员会等7部委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制定行业和地方的发展规划时,在确定重大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技术改造、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时,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政府采购、办理出口检验和通关手续时,确定名牌产品以及审定免检、免验产品时,实行采标产品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