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日消息:7月31日,备受市场关注的20年期国债期如期暴涨0.93元,然而龙头风采已难再现,6只国债未能跟随龙头券上涨,反而有不小跌幅,债券市场依旧低迷。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0年期国债———21国债(7)的上涨缘于7月29日财政部取消了一项颇有争议的禁令,允许20年期国债作为回购市场融资抵押。7月31日,21国债(7)开盘上涨1.02元,短暂冲高上涨1.20元后开始回落,随后企稳保持小幅震荡,成交量萎缩。大部分成交量集中在开盘后的20分钟,多空双方大量换手。
对于财政部在21国债(7)上市将近一年后才放开回购,国泰君安分析师猜测,财政部似乎觉得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可以取消原来的规定,允许20年期国债像其他券种一样参与回购交易。21国债(7)发行之初,由于票面利率相对较高,为4.26%,市场需求异常强烈。财政部认为,禁止将其作为融资抵押可以缓解这种强烈的需求,防止债券价格飙升到不合理的高位。当前,债券市场十分低迷,即便被允许参与回购交易,20年期国债上涨过高的可能性也不大。另外,财政部正在发行更多的长期债券,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分流了对20年期国债的需求。
然而,据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介绍,财政部在这个时候放开21国债(7)的回购与自己最近将状告财政部的诉状递交给最高人民法院不无关系。谢说:“我7月1日将诉状递交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法院目前正在研究。财政部此时放开20年期国债的回购,诉讼的标底也就不存在了。我这个官司也就没办法打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使得财政部解禁,各方都表示出欢迎。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方面的负责人称非常支持财政部的这一举动,并指出此举为交易所新债发行提供便利。接受记者采访的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和北方证券的3位分析师都对财政部此举表示欢迎,一方面20年期国债的价格会因此进一步走高,更重要的是使债券市场的政策连贯性得到加强。谢百三说:“财政部此举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将对整个国债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国债市场更加公平;进一步发债更加便利;夏天修改国库券管理条例更加顺利;国债诚信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然而,31日的国债市场未能有强劲表现,20年期国债的飙升未能吸引投资者买入其他国债,反而削弱了其他债券的资金来源。投资者买入国债的意愿并不强烈,显然与最近央行不断进行正回购融入资金引导利率走高有关。最近一次央行融入的200亿元半年期资金的利率已经高达2.1%。国家开发银行31日的3年期零息贴现券的价格为93.51元,实际收益率为2.2618%。
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市场不会因为20年期国债可以回购而有根本性转变,弱市格局已经形成。现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的调整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