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追踪 - 传统产业 - 正文

啤酒产业大联合时代来临

证券之星 作者:施东 2002-08-03 10:40: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北京8月3日消息:从青啤结盟百威看啤酒业扩张 

据《证券时报》报道,日前,有着中国啤酒第一品牌的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欲与世界最大啤酒生产商美国A--B公司结成排他性战略联盟,以支持公司在中国啤酒行业实现持续增长和保持领先地位。此举距国内另一大啤酒上市公司燕京啤酒宣布出资1.0408亿元收购桂林漓泉公司38.4%股权、拓展西南区域市场不到两周时间。有关人士认为,随着全球啤酒巨头争锋中国,国内啤酒企业的扩张已从频繁的业内购并到寻求强强合作,一位业内老总称之为"大联合时代即将到来"。

除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外,目前国内还有重庆啤酒、红河光明、兰州黄河、西藏发展等几家以啤酒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纵观该类上市公司的发展,业内购并已成为其实现企业扩张的主要手段。

如青岛啤酒近几年就实施了大规模扩张战略,先后收购了上海嘉酿、北京五星、西安汉斯、南宁万泰等一系列啤酒企业,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设有48个啤酒生产厂,可在我国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产销不同档次的各种品牌啤酒,并将其行销到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燕京啤酒也不甘示弱,在"牢牢控制北京市场、扩大华北市场、开发全国市场、积极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方针指引下,自1999年始,亦通过控股、参股方式使其在全国各地啤酒生产企业达到14家,尤其是2001年公司出资2.95亿元控股山东三家啤酒公司,整合山东85万吨的啤酒生产能力和50万吨的市场份额,此举打破了多年来青岛啤酒"一统鲁啤"的格局,或许才是其意义所在。

此外,其他啤酒类上市公司也多在上半年发布过或在异地出资收购、或以合资方式控股其他啤酒企业的公告,目的只有一个:扩大本企业规模,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如重庆啤酒就在今年3月欲出资8200万元分别收购湖南、浙江的两家啤酒公司,以抢占中南及华南市场。

上述兼并扩张无疑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都得到了提高,2001年,青岛啤酒年产量已达251万吨,国内啤酒市场份额从1998年的2.2%提高到去年的11%,稳居国内同行业榜首。燕京啤酒在牢牢占据着北京啤酒市场85%以上份额的同时,国内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8%。但企业却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在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同时,公司净利润却增长缓慢。如青岛啤酒2001年主营收入较1997年增长了112%,而同期净利润仅仅持平,燕京啤酒也坦言,由于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整合外埠企业成本加大,短期效益未显示等因素影响,公司在去年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1.11%的同时,净利润同比增长为9.03%。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啤酒业经过高速发展,似已趋于成熟,但成熟市场中企业策略应该是最大限度收获利润。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首先是市场份额,然后再逐步建立起对市场控制能力,最后收获利润。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啤酒企业言成熟还需时日。

扩张未带来相应的利润,除了地区性啤酒企业的低价竞争,更有实力机构介入该行业带来的冲击,如被称为"以国有资本的身份携国际资本的优势"在该行业大举出手的华润集团,在并购四川蓝剑后,在短期内聚集起300多万吨的产能,已与青啤、燕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入世后,国际雄厚资本的长驱直入将彻底改变啤酒行业原有的运行轨迹和游戏规则。难怪一位啤酒企业老总这样表达他的忧虑:我们面对的不是同一重量级的国际竞争者。据悉,目前位于世界前10位的啤酒企业都在中国有投资,如与青岛啤酒结盟的美国A--B公司就在武汉设厂生产百威啤酒。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加入WTO后,这些国际资本一定会更大规模进入,而进入方式不乏寻找本土优质公司结成合作伙伴,而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也将随之演变成全球范围的对抗。

果真如上所言,那么国内啤酒企业想做强做大就不能再靠简单的购并,而与国际啤酒巨头的强强联手无疑将成为一种趋势。从此角度讲,青岛啤酒已先行一步,而其他啤酒类上市公司是否作好准备了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