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5日消息:上海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中迸发出空前活力,国内外金融界都不禁被它奋进的步伐吸引。上海正在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迈进。
据解放日报报道,24小时自助银行、证券电话委托交易、花旗银行个人外汇账户……对于习惯了只到国有四大银行排队存取钱的上海市民来说,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意味着更多、更便利的选择;外滩“金融一条街”风采依旧,对面新崛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之交相辉映。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目前已占到全市GDP的七分之一,3300多家金融机构合力成就上海第三产业的“领头羊”;中国银联、工商银行票据中心落户上海,汇丰银行上海数据中心6月开始全面运作。今年以来,又有15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本市。上海开始成为国内外金融企业运营的“心脏”。
报道还说,作为入世后中国兑现金融开放承诺的首批城市之一,上海的金融业格局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外资金融机构集聚上海的速度明显加快。有数字表明,上海已成为中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金融开放城市,目前上海外资银行的存款、贷款、总资产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50%,世界前50位的大银行中,80%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在沪外资证券机构代表处42家,外资保险公司16家,占全国总数的比重都超过了一半。
文章最后写道,目睹上海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来沪参加第35届亚行年会的国际金融巨头们赞叹:“上海必将重返世界经济金融的中心舞台。”据了解,下阶段目标已经明确,即力争到20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