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3日消息:日前,来自信息产业部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彩电产量为2384万台,销量则达到2462万台,分别比去年增长三成,产销率达到103%。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与此同时,上半年一些主要彩电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大幅度好转,刚刚公布半年度报告的四川长虹(600839)净利润同比增长达435.67%,以生产显示管为主业的彩虹股份(600707)净利润同比增长147.37%。去年亏损的深康佳(000016)和海信电器(600060)预计今年中期将保持赢利。
去年全行业亏损的彩电业今年上半年何以迅速回暖,一度陷入低谷的我国彩电业是否真的已开始全面复苏?
对彩电业上半年的不俗业绩,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出口增长的拉动,我国加入WTO使阻碍我国彩电出口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复存在,彩电企业“走出去”策略收到回报,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全国彩电出口出现强势上扬的趋势。有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国彩电出口317万台,出口金额达到3.5亿美元,同比增长23.37%。几个大企业更是收获颇丰,海信电器上半年出口增长100%,四川长虹业绩大幅增长也主要源自出口增长;二是彩电厂商高端产品战略显成效,在饱受近几年全行业价格战之苦后,彩电企业纷纷走上技术创新和高端产品的路子,靠差异化高端产品赢得市场:四川长虹力推精显背投,创维和TCL主推等离子,海信做起液晶背投、互动背投。以背投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成为上半年彩电业市场增长的支撑,如长虹的精显背投已占据背投市场20%的份额,打破洋品牌独占高端市场的格局,海信的互动电视也成为市场消费热点等,形成了厂商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国内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出现增长趋势,尤其是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带动了大屏幕高端彩电的消费,据统计,上半年国内市场需求增长30%以上。
面对出口增长迅猛、高端产品逐步步入市场主流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彩电业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但如果说彩电业已全面复苏还为时尚早。首先,我国彩电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高端产品技术和部件须从国外进口。技术上的限制,注定了国内高端彩电产品利润不高,产品趋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价格战的阴影仍在,目前一些厂商背投产品的降价促销就是先兆。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打压下,彩电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仍将不可低估;二是上半年成为利润增长点的是国际市场,国内彩电业产品出口以贴牌生产为主,未能培育起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尽管今年上半年彩电业出口大增,除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是以贴牌生产方式,靠这种方式取得的市场波动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