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证券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上半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速超过18%

证券之星 作者:张曙 2002-08-15 11:1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上半年,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增速超过18%。照此增势,全年利用外资将突破500亿美元。
北京8月15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增速超过18%。照此增势,全年利用外资将突破500亿美元。这对引资额一直徘徊在500亿美元以下且长达6年之久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新高。

  据新华网报道,尽管外经贸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近日在接受《瞭望》周刊记者采访时仍出语谨慎,仅用了“势头较好”、“不出太大的波动的话,全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来作评,但近来频见报端的“外资将加快进入金融、物流及民航业”等新闻,还是让人们难以忽略这一领域的开放步伐。

  从90年代开始,中国引资额迅速增加,1993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即从前一年的7.51%增至12.13%,1994年增至17.08%。从1995年起,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开始进入相对缓慢的增长期,且持续了五年。所以去年14.9%、今年上半年18.69%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才显得如此不俗。

  这其中,1999年、2000年中美中欧协议的签订及去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功不可没,对于外商来说,它意味着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

  有人将这两年的较高增幅称为“恢复性增长”,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预示着世贸组织之后“新一轮引资高潮”的到来。

  表述的不同,显示了对中国未来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分析和预期。显然,持“新一轮引资高潮”之说的人对未来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着更高的期许。而实际接触中,主管部门及业内一些研究者并不这么乐观。

  外经贸研究院多年从事外资研究的马宇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与1992、1993年比有很大不同。那时中国的利用外资基数较低,1992年不过110个亿;而且当时仍是卖方市场,需求饱和程度及产品竞争压力都远逊于今天。

  今天不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外企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开放的深入,国内传统的引资优势也在弱化。高素质人才、高效率的管理体制、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及相关的产业配套开始成为外资更关注的内容,而不再是简单的税收优惠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这些新的引资要素中,国内存在很大欠缺。

  所以,在马宇看来,目前中国的引资形势只是恢复性增长,而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2~3年内,中国外资规模都将保持在400亿~500亿美元的水平。但2005年前后,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到位、市场准入的扩大、投资环境的改进,外商投资将有显著增长,在未来5~10年的较长时期内,完全可能保持年均吸收外资7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的赵晋平则在对以往国内和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大量系统研究后认为,中国的外资增长在1995年后便结束了快速增长期,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十五”期间(2001-2005年)外资将保持增长趋势,但难以达到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预计年均增幅为5%~10%。

  对去今两年外资出现恢复性增长的原因,马宇做了以下几点分析: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低迷中为外商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入世为外商投资提供很好预期,促使外资加快进入中国市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扩大吸收外商投资提供了机会。中国在全球跨国投资中所占份额很小,且具特殊性,全球范围内跨国投资的下降不但对中国没有太大负面影响,反而可能有利。

  比较国内外外商直接投资流动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在去今两年中国引进外资开始出现两位数以上恢复性增长的时候,全球投资开始大幅回落,去年国际投资降幅达41.5%,今年则徘徊不前。而中国“九五”期间(1996-2000年)外资停滞不前时,国际资本流动却风起云涌、高潮迭起。也因此国内业界有所谓“中国引资走势与国际资本流动逆向而行”之说。

  胡景岩认为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规律。马宇认为上述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占全球份额小,近年不过4%左右,全球资本流动态势对中国影响不大。

  分析上半年引资特点,除常见的“势头良好、跨国公司纷纷增加投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在中国华东地区,目前已出现外企龙头带动其周边产业集簇式发展,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态势。对谋求制造业大发展的中国来说,上述态势可谓喜人。

  有关人士同时指出,还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

  外商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虽在绝对值上有所增长,但在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仍不高,西部甚至有所下降;外资的单项投资规模仍需进一步提高;独资方式依然增势迅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合资中方难以跟上外方的发展步伐;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的改善仍任重道远。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