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6日消息:近来发展较快的陕西保险市场,暴露出了诸多不规范问题,寿险误导、欺诈问题十分突出,假报表假赔案等屡禁不止,有些公司违规开展业务,产险返还高达60%。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当前陕西保险市场的寿险误导和欺诈行为主要表现在:承诺高收益率,或者以高收益率做险种演示;部分基层公司及营销员擅自印刷宣传资料,对公司的投资收益水平进行夸大宣传,或者诋毁其他公司及其产品;回避或者故意隐瞒新型产品的风险,宣称“零风险投资”,借银行降息之际,宣称险种的预定利率高于银行存款,甚至有的营销员把寿险新型产品当定期高息存款向客户推销,鼓励客户取存款买保险,宣称新型险种“真情回报新老客户,限期发售”,诱发客户抢购心理。
去年,有关部门曾经对陕西保险市场进行过整顿,使得违规经营问题得到了遏制。但从去年底开始,部分公司违规开展业务的行为出现反弹,特别是机车险、企财险、货运险、个贷险等险种的高手续费、高返还现象反弹较为严重,一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手续费、高返还问题,大部分公司的返还情况集中在35%-45%之间,最高的竟达到60%。
此外,有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一些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形同虚设,上级部门也没有尽到检查督促执行情况的责任,单证管理混乱,有的把加盖公章的空白保单发给代理单位和业务员,且不回收报单副本和存根;不能严格执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假报表、假数据、假账本现象仍然较普遍;有些机构电脑财务系统、业务系统没有相互对接、不能保证业务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假赔案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