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专稿 - 证星视点 - 正文

稳健资金撑大盘 活跃资金炒股票

证券之星 作者:全华 2002-08-27 19:53: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两地大盘在经历了八周的调整之后,吹响了反弹的号角,盘中个股逐渐活跃起来,撇开指数炒个股的现象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盘中这种个股运行的格局呢?笔者认为,这正是一批活跃资金有效追逐盈利的体现,他们再一次实现了先知先觉者战胜后知后觉者的不灭定律。
两地大盘在经历了八周的调整之后,于8月16日那根穿头破脚的小阳开始,吹响了反弹的号角,股指在边整理消化边逐级上升的过程中,盘中个股逐渐地活跃起来,虽然大盘的整体涨幅还不没有超过5%,但盘中领先之股已有15-20%的升幅,其中隆源双登的涨幅已超过50%,并有效地激发了相关个股的炒作热情,撇开指数炒个股的现象在近日盘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造成了盘中所谓稳健资金撑大盘,活跃资金炒股票的市场特征,这既使得一些市场人士看走了眼,也使众多的投资者再度陷入了手中个股不涨的怪圈。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盘中这种个股运行的格局呢?笔者认为这正是一批活跃资金有效追逐盈利的本质体现,他们成功地在6.24井喷后,市场一片看好国企大盘股以及沪市180指数股的氛围下,在一些人士不顾实际地大谈投资理念,大谈价值,蓝筹之际,采用了人弃我取的策略,既在6.24的高点成功退出,又出人意料地在人们不屑一顾的中高价小盘股中摆开了战场,制造短期快速盈利的机会。再一次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局部战役,把那些所谓大资金云集的国企大盘股晾在一边。再一次在盘中实现了先知先觉者战胜后知后觉者的不灭定律。我们现在再回过来看一看这些活跃资金活动的身影,也许会给我们今后的分析研判带来更多的启示。

首先,资金掌握者的想法不同,必然造成运作模式上的极大差异,就拿号称"动态平衡"、"稳健成长"、"平衡增长"的证券投资基金而言,绝大多数是防守型的,根本就没有想过怎样使自己手中的资金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操作起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实际过程往往是慢半拍的,上半年盘中一批活跃资金反复活跃在深、沪两地本地股之间时,他们操作却不思进取增仓缓慢,有的甚至是不增反减,等到6.24井喷后,市场在那么不稳定的结构态中,却不约而同地大幅增仓,使得上半年反复活跃的资金和一批强庄股得趁机而退,现在仓位是重了,但却又做来做去做不起来,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惰性再次地体现出来,而此时那批活跃资金利用他们撑住大盘之际,成功地进入了小盘股之中,实现其短期快速盈利的目标,因此可以这么认为现在的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封闭式基金好像根本不是看着大盘在做股票,更像是各基金之间的相互平衡,要进大家一起进,要套大家一起套,要出大家一起出,只要基金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拿点管理费也就心满意足了。和那么直接以盈利为目的活跃资金相比,其进取性实在差得太远了,说到买股票也同样这样不思进取,只图表面好看能交得了差,于是基金间重复持股,交叉持股,可怜那上港集箱,同仁堂等长期萎迷不振。这种明哲保身的操作方法又怎么能处处领先于大盘呢?只好给他人做嫁衣裳,只有撑住大盘的份而把盈利让给别人。

其次,在股市中想要获得较好的盈利,必定是要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正当一些媒体在6.24后大呼小叫大盘股的春天时,并期盼沪市的180指数股能够率领大盘走出升浪时,这批逐利性很强的资金便悄然南下,驻扎深市,瞅准了相会,进场大炒小盘股,其良好的持续性,有效地吸引了大量的短线资金涌入相关群体,形成了局部性良好的炒作氛围,再次把那所谓大资金入驻的国企大盘股晾在了一边,可怜那缺乏资金跟风的股票,只能是自拉自唱,苦不堪言。笔者在6.24后就明确指出,国企大盘股确实有众多大资金涌入,实现了第一次换手,但由于众多机构交叉持股,在没有二次换手的过程之前,大多数国企大盘股将表现平平,体现出抗跌有余而上涨动力不足,并预计国企大盘股的春天应该是在明年某个时段,今年余下的日子里,仍将是重组、购并、小盘股的天下。现在看来应该已实现了大半。

结论,在大盘中形成了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的市场格局,而且明显体现出深市个股的活跃性和持续性要明显好于沪市。由于此种格局业已形成,投资者当多加关注,追涨可能并不可取,但追强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跌时重质、涨时看势。跟着活跃资金的思路走,把握先知先觉者的脉搏,准没错。


世基投资 徐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