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证券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经济搅动海外 《了望》分析八大焦点问题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戴庆民 2003-01-27 18:28: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研判中国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舆论的一种时髦。今天出版的《了望》周刊指出:“其中有对中国经济的善意高估,也有恶意贬损;有比较客观如实的评价,也有别有用心的夸大。”文章对八大焦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证券之星1月27日消息:研判中国经济的表现,已成为当今世界舆论的一种时髦。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评论多了起来。

  今天出版的《了望》周刊就此载文指出:“其中有对中国经济的善意高估,也有恶意贬损;有比较客观如实的评价,也有别有用心的夸大。”文章对八大焦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摘引如下:


  焦点之一关于中国增长的真实性

  在对中国经济的质疑中,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是首先关注的问题。

  一是肯定有加。泰国《亚洲时报》的文章指出“中国建立了一种适合经济增长的体制”,“中国过去2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已经证明了其活力和生机”。

  《香港虎报》的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出现“资源瓶颈”,“大陆依然具有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两位数的增长率完全有可能再维持至少10年。但重要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

  摩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西班牙《阿贝赛报》撰文指出,“中国继续保持着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的地位,将亚洲和世界远远抛在了后面”,“中国的进步在广度、深度和规模上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直言否定。这是继2001年“中国崩溃论”之后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否定性质疑。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中国为什么造假账”一文指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名声建立在纯粹虚假的基础上”,认为失业率、内债均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亚洲华尔街日报》刊载《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作者章家敦的文章“亚洲的阿根廷?”,指出中国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数字被修改,而在于政府为保持经济增长使用的财政刺激手段,用以“换取低质量增长”。如今,中央政府的投资占到投资总额的2/3以上,而这种支出目前的增长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3倍多。更糟糕的是,旨在刺激经济的政府投资没有产生激发消费需求的预期效果。中国再次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中国激增的年赤字额已经超过了占国内生产总值3%这个国际公认的安全极限。除非中国能改善这种状况,否则它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阿根廷。和这个南美国家一样,中国也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繁荣兴旺走向经济崩溃。

  三是理性怀疑。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在“中国经济将遇到麻烦吗?”一文中评论说,中国新发表的经济数字表明,它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令人瞩目的7.3%,但是,这一美好的数字背后隐藏着问题,即中国的经济在过去的9个月中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官方数字称去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3%,比2000年8%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高于1999年7.1%的增长率。但分析人士认为,官方的这一数字夸大了几个百分点。因为“中国经济仍然是一种‘未完成的’转轨经济,它具有无数夹层和陷阱”。

  在有关的评论中,日本《世界日报》刊发“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不要过于乐观”的社论,认为从整个中国经济的“实力”来看,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1/40。即使是中国保持目前7%-8%的经济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只是2000美元左右。至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即使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达到20%,也没有大惊小怪的。问题在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了多大占有率。总之,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面临许多课题,不可能顺利走上成为发达国家的道路。

  焦点之二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经济的影响,国外评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积极影响论。日本一学者撰文指出,入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将产生促使其增加3.2%的拉动效果。由于关税下调,因而在中国国内受保护的部门的进口增加。在这些部门财产价值下降的同时,生产规模缩小,于是资源转向国内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因此导致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提高,并由此而产生上述的效果。与此同时,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设备投资增加,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由于进口关税下调产生的直接效果和此后产生的收入增加的效果,将导致进口增加20%左右。另外由于进口产品价格降低和国内生产转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因此出口也将增加19%左右。

  美国研究亚太政策的著名专家李侃如指出,“通过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将要经历许多深刻的,广泛的变革,这将伴随着它开放自己的市场的整个过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可能吸引来新形式的国外投资,这些投资将为促进私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这些公司能够更好地分配资源和资本”。

  二是消极影响论。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在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一文指出,中国政府履行承诺的过程中,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对服务业作出的承诺,大大超过对商品作出的承诺,服务业市场准入能否合规兑现;第二,中国已经作出许多远远超过其他成员国的特殊承诺,其中有些承诺会限制中国政府顺利进行结构调整能力;第三,国内各种制度特别是法律体系尚未完善,这将增加不能完全实现承诺的可能性;第四,中国履行承诺的能力极可能受到对中国商品在国外市场的市场准入限制的阻碍。

  三是不确定性增加。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称,加入WTO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难以预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进行必要的微观经济调整以及从长期来看经济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调动贸易投资自由化蕴藏的巨大活力。

  焦点之三关于增长速度与存在问题

  去年初,国外经济界人士对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给出了不同的预测,其乐观的看法认为,2002年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7.6%。比较悲观的看法认为,由于全球经济衰退给中国的出口造成压力,以及国内继续进行经济重组带来的损失,经济学家预计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11年来将首次低于7%。更多的评论则从体制、结构、金融、企业、政府等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展开。

  首先,在体制层面,英国《金融时报》刊登驻北京记者金奇的文章“中国的负担”指出,中国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弱点:国企问题银行坏账社会保障、官员腐败以及农村经济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体制问题。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未经改革的政治体制的产物,这种体制已经成为发展的阻碍,严重妨碍了中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雄心壮志。体制的核心性问题是产权。

  其次,从结构层面,经合组织报告《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国内政策的挑战》指出,中国的发展面临结构性问题,在改革的初期,由于市场不成熟,市场支持机制不发达,重点放在了发展经济中的个别部门上。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步发展壮大和深入,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行政区分越来越缺乏意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相似。各优先部门的单独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已经开始减少,而且它对整个经济造成反扭曲的风险已经增大。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刊登评论员文章,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指出结构成长中的问题:至今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沿海地区——4亿人口——同经济停滞不前的内地——9亿人口——宛如两个世界。而且,实际上各经济区也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因此,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对内地经济产生多少有效的影响。

  第三,从金融层面,几乎所有评论都关注到了中国金融问题。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曾撰文指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亏空现象,尽管无人知道亏空的确切数额。“世界上没有一个银行系统能够像中国这样长时间地维持这种状况”。

  有评论进一步对股市泡沫作出分析:在过去几年里,中国股市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上海和深圳的股票指数在90年代后期攀升了300%~500%。如此膨胀速度不禁使人要问“中国准备重复日本的‘奇迹’,然后陷入同样的不幸的危机吗?”。

  第四,从企业层面,国外评论集中在对国有企业的效率方面,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份报告称,自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部门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1998年利润几乎降为零,1/3的企业亏损。尽管1999年至2001年情况出现明显改观,但许多行业的财务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工业领域出现了就业增长和资本开支的大幅下降,情况恶化具有普遍性,并不仅限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业绩几乎与国有企业一样不好,中小企业普遍处于困境。

  第五,从政府层面,国外评论认为,政府仍然垄断一些资源,市场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政府广泛而直接地参与了减轻国企剩余劳动力和其他政策性负担,裁减过剩的生产能力,并管理企业重组的工作。这些努力尽管有着重要意义,但也正因如此,“仍处于政府控制下的大型国有企业还在享受政府的优惠待遇而且不受竞争冲击,但通常业绩不良”。因此,政府改革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最重要的建议是,把政府的角色从控制者和生产者变成一个更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的设计师”。

  焦点之四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

  关于中国是“世界工厂”,这是国外热评中国的另一个视角。大体上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日本的《产经新闻》连续发表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入世,巨大的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在信息技术等尖端的领域,中国也在摸索“世界标准”,将在国内外与日美欧展开竞争。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正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制造业中心”。“现在的中国,以惊人的势头变为‘制造大国’”。

  一年来美国人对“中国制造”似乎越来越关注了。有人竭力鼓动政府采取保障措施,对中国产品实施更严格的配额;有人说美国将面临“一切都是中国制造”的威胁;还有人指责中国是在“输出通货紧缩”,最近一段时间,此类报道更是不断见诸主流媒体。

  二是认为中国“世界工厂”论是夸大其词。日本《经济学人》刊文指出,虽说中国企业取得了发展,但其实力根本不能与日本和韩国的一流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和失业等问题尚未解决强调中国的产业实力是错误的。文章分析认为,“缺乏竞争力的中国超大型产业”、“建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据点”和“引进外资建立新的产业增长点”,这不足以形成真正的“世界工厂”。

  焦点之五中国是否在“输出通缩”

  亚洲的投资界及媒体认为,大陆制造业大规模的产能过剩造成国内物价下跌;大陆的通货紧缩进而形成亚洲其他地方亦出现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有评论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的25%下降到1997年的接近为零。从那时起,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实际上一直是负的,中国现在的大部分消费品价格都比5年前略低一些。在制造部门,工业产品价格一直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下降,而汇率保持不变,因此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也呈下降趋势。中国对国内的通货紧缩束手无策,因为过度投资和迅速提高的生产率使中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对出口市场的过度供应正使亚洲其他国家出现通货紧缩。迎合这一舆论,摩根公司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发表了《中国因素》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颇有煽动性的“中国输出通缩”论,认为“中国是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来源之一”。此论一出即在欧美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发酵。针对于此,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经常听到有关中国引发其他国家通缩的说法,坦白说,这是言过其实。前不久,“中国输出通缩”论的始作俑者罗奇先生在访华后,发表了一份含有更正意思的论文,题为《停止对中国的抨击》。文中强调,“美日的通缩则各有成因,把中国说成是全球通缩的源头,是在为自己找开脱的替罪羊”。

  对于通货紧缩的原因,有不同的评论。美国投资银行高盛曾就此进行了专门研究,高盛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及GDP物价平减指数等两种最常用的价格变动指标指出,中国大陆确实存在通货紧缩。高盛认为,大陆的通货紧缩非结构性失衡,而是货币因素使然。另有评论认为,通货紧缩是银根紧缩和财政政策的结果。也有与之不同的观点认为,“原因是设备和供应能力过剩”。中国工业品生产能力因90年代以后的投资热而大幅度提高,然而产品却超过需求,因此,生产厂家展开了激烈降价竞争,导致严重通货紧缩。

  焦点之六是否出现“外资依赖症”

  关于这一问题,多数评论对中国成功地引进外资是给予肯定的,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也有评论认为,中国大量引进外资并不一定是好事。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黄亚生正在研究导致中国大量引入外资的原因。黄先生得出令人惊诧的结论之一是:外国对中国投资有时是不合适的,它们往往以中国国内企业的损失为代价,这也是中国试图支持国内经济领域中效率最低部门的直接结果。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外国投资实际有助于巩固一种对国内公司不利的体制。更有评论说,外资的积极引进导致了如下一种经济的“温布尔登化”现象:虽然提供了场地,但是积极利用的却都是外国人。据统计,中国的出口额2000年为2500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额占50%;在当年的税收中,来自外资的税收占近20%。可以说中国已经形成了“外资依赖症”。

  焦点之七到底是“崩溃”还是“威胁”

  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是对中国经济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所谓“崩溃论”,持这种看法的人看重中国存在的经济差距、失业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认为中国经济最终会走上崩溃道路。所谓“威胁论”,持这种看法的人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日益抬头,最终会威胁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有趣的是,上半年以前,中国“崩溃论”盛极一时,而下半年以来,中国“威胁论”则甚嚣尘上。问题的实质就在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木秀于林”的效应。所以,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评论接踵而来。这其中既有夸大其词,也有低调反应,既有经济分析,也有政治指向。

  德国《经济周刊》载文说,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巨人中国所在的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中国重新回到了在19世纪以前千年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国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迪安-威特发现公司的首席国民经济学家安迪·克西说:“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工业化一样在改变世界,也许要比美国的工业化更多地改变这个世界”。“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有能力决定自身命运,并影响全局的国家了”。也有评论指出,从整个经济实力来看,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有限,对中国的预测不要过于乐观。中国现在已成为亚洲重要玩家,但尚未占有主导地位。即使在有利的经济与贸易成长下,20年后中国也不会成为全球经济强权。美国大型研究机构传统基金会11月22日公布的一项结果称,由于日本制造业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和政治上的威胁。美国《纽约时报》12月16日报道称,中国经济不受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仍在大踏步前进,这使人们期待它能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焦点之八今年经济增长情况如何

  对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上评价趋于平缓,普遍认为要低于2002年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两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仍然是中国。在政府基建投资和其他经济刺激措施的激励下,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49%;摩根公司预测200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亚洲银行经济学家预测的经济增长率为7.2%;经合组织给出的增长率是7.5%;日本经济研究所给出的增长率是7.6%~7.9%。同时指出,企业设备和公共事业投资以及出口增长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作者: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