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专稿 - 证星视点 - 正文

中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包燕 2003-04-07 08:54: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迹象表明,在房产、汽车、机械、城建等领域为代表的一批高增长产业群推动的下,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证券之星4月7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经济运行的各项统计指标尚未完全披露,但经济向好的种种市场讯号已是纷至沓来:

今年1至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0.3%,基本扭转了物价指数连续20多个月下滑的局面;从去年11月开始,华中电网多个城市缺电。今年以来,西北电网及南方多个省区也开始拉闸限电;钢材价格继2002年第四季度继续上涨后,今年第一季度钢材各类品种价格依然稳健上扬,创下近年新高。凡此等等,消费市场和重要基础产业的市场氛围不断升温利好,关键的经济指标持续上扬,这一切,对中国经济今后的宏观走势意味着什么?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尽管较去年只有0.3%的涨幅,但见微知著,市场物价这一变化意义不同寻常。今年1至2月份,以汽车、住房、高端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为代表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钢材、煤炭、石油和电力都是产销两旺。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出现这样一个积极的经济信号,对消费和生产者来说,都是稳定消费和投资信心的好征兆。物价出现回升,不仅表明我国通货紧缩态势有所缓解,也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钢材、电力等基础性产业的市场动向,往往与固定资产投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同此凉热"。在2002年投资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持续高涨的投资为诸多产业的增长注入强大动力。电力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意味着占用电量70%以上的工业在高速增长,今年1至2月,全国工业生产涨幅达到17.5%,明显快于上年同期。而钢材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导致钢材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这也说明以钢材为原料的诸多产业进一步发展,说明我国经济规模在进一步扩大。

综合各方面看来,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日渐升温,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认为,新一轮增长有别于以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由以房产、汽车、机械、城建等领域为代表的一批高增长产业群推动的。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的高增长行业相继涌现,并带动相关行业形成一批高增长产业群。它们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将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

此新一轮经济增长有着较为坚实的企业微观基础。据国家统计局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数为131.2,比上年同期提高11.6点,创下近年新高。这表明企业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继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变化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今年1至2月份机电产品出口达271.4亿美元,同比增长42.1%,占出口总额的50.1%,首次打下外贸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中国经济的这些积极变化,源于扩大内需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效应的显现,源于面向市场的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源于经济环境改善进一步激活了企业、个人投资与消费等微观活力,也源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正面效应。

应当看到,中国经济的这种良好表现,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取得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持续亮点,让那些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的预言家们顿时失去了市场。而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正在使中国成为"东亚经济发动机"。这个比喻未必得当,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贡献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了。

当然,中国经济的发展绝非从此明月清风,一望平川。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除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中的深刻分析外,当前应当高度关注的是美伊战争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保证中国经济的巨轮昂然破浪前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