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证券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加大力度防范人民币汇率风险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周杨 2004-03-02 14:02: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央行仍在一如既往地吸收金融系统的大量资金,以捍卫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证券之星3月2日消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就在美国财政部代表团上周游说中国放宽人民币汇率管制的同时,中国央行仍在一如既往地吸收金融系统的大量资金,以捍卫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在美国方面担心中国通过管制人民币汇率而使出口价格更为低廉的背景下,上周美国财政部的6位官员与中国官员就人民币问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技术性探讨。此外中国货币当局的官员上个月还与日本和韩国同行进行了类似的探讨,这两个国家也都表示因人民币汇率较低而身受其害。


然而,中国官员并未如外国专家所期待的那样重估人民币币值,而是不断采取措施来转移维持汇率不变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一年多来为防止人民币汇率不变导致经济过热而实施的某些项目,中国央行近几周已悄然扩大了其实施范围。同时,央行还采取了一系列抑制贷款增长的冷却措施。


压制人民币汇率对于中国来说的确要耗费成本。在众多力量打赌人民币会升值的情况下,压制人民币汇率也许已经在逐渐引发一些连锁问题。过多的投资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已经过快的经济增长,例如资金充裕的银行会降低贷款标准,作出一些不明智的贷款决定。恶性通货膨胀也有可能出现。


招商证券(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 Co.)驻上海的一位债券交易员说,央行一直在从市场吸收资金,以消化因市场对人民币的旺盛需求而导致的过量资金供应,有关人民币将重新估值的传言已经导致大量游资流入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中国的货币供给。


由于人民币汇率实际上是固定的,因此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应与快速流入的外资保持同步增长。这些流入的资金包括外商投资、汇回国内的外贸收入以及游资等,据分析师称,去年外商投资额超过了500亿美元,汇回国内的外贸收入大约在50亿美元左右,游资流入量大约为400亿美元。


为防止货币供应量不断增长导致经济过热,中国央行会定期从银行系统抽取资金。只要央行控制住货币供给,资金就不会流入经济领域。


中国今年的外商投资数字尚不得而知。但是随著货币供应量达到创纪录水平,央行今年已经加大了资金吸收力度。


事实上,来自央行和市场参与人士的数据显示,1月和2月份,央行已经从银行系统净抽取了相当于139亿美元的人民币资金,超过2003年91亿美元左右的全年水平。


央行持有资金的期限也从过去的6个月延长至12个月。为使银行乐于放弃现金、保证央行吸收资金的计划顺利实施,央行提供的央行票据利率正在节节攀升。这些举措均意味著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的代价也越来越高,至少从该项目的财务成本上来看是这样。


上海证券公司(Shanghai Securities)的分析师于疆(Yu Jiang, 音译)说,与加息相比,抑制货币供给仍然是央行给经济降温时的首选。加息只会使人民币存款更具吸引力,从而给人民币重估带来更大压力。


10年来中国一直保持人民币与美元的钉住汇率机制,将人民币维持在8.3元兑1美元的水平,而眼下中国政府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无疑是越来越大。


美国政府在要求中国引入更灵活外汇机制的问题上态度始终非常强硬,这从其派代表团来北京商谈此事上就可以看出,虽然谈判的具体内容尚未对外公布。美国制造商已经伙同其他很多国家的同行共同对中国人为控制汇率表示了严重不满,他们称中国为保持出口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人为压低了人民币汇率。


中国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些隐晦。例如,央行行长周小川2月初在接受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采访时的讲话就让人很难揣测。周小川表示,中国将继续保持“稳定和健康”的外汇政策。


很多投资银行都打赌中国会重估人民币币值,甚至有传言称重估币值已经为期不远。高盛(Goldman Sachs & Co.)则是最激进的公司之一,它预计人民币将在3月底升值2.5%、达到8.07元兑1美元,并且随后会改为与贸易加权基础上的一篮子货币相挂钩,其理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对中国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公开市场操作动向表明央行目前的首要目的是防止经济过热。这种具有较高技术性的市场操作可以从根源上抑制经济过热:限制银行体系的货币供给增长。


中国央行每周二早间向商业银行出售3个月、6个月及目前的12个月期票据。市场人士预计,单单为了确保去年购买这类票据的资金在票据到期时不再重返银行体系,央行就仍需保持较大的发售力度。


未来几周中每周都将有大约人民币150亿元(合18亿美元)的票据到期。仅仅为了让这部分资金继续锁在央行的保险箱内,央行就要出售至少同等数额的票据,此外还要吸收新的资金流入。


紧要关头将出现在4月份最后一周,届时将有人民币350亿元(合42亿美元)的票据到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