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3月3日据青年报:依据入世规定,中国逐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减少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到2005年1月1日,中国将全部取消对汽车进口的配额许可证管理;而到2006年7月1日,汽车关税税率最终降至25%,零部件降到10%。从这点上来讲,2004年将是我国汽车实施配额保护政策的最后一年。
虽然离取消进口配额还有10个月的时间,但作为全国汽车消费量排名前列的上海,车商已明显感受到政策对进口车带来的冲击。
进口车价大幅下调
“进口整车价格三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虽然这几年国内一方面进口关税降低,另一方面汽车配额增加,但几年间进口车却并未对国产车形成较大冲击。这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是“多进配件和散件,少进整车”的策略,按照国内汽车进口配额的分配原则,首先是满足国内汽车工业对进口生产配套所需关键零部件和成套散件的需要,因此整车进口数量不会增加太多。
不过当时间走到2004年,进口车价不但出现了一定的松动,而且降幅也不小。“宝马760,去年刚推出时的价格在200万左右,现在标价只有180万;奔驰S350,去年最高售价130万,2004进行更新后,价格却也跌了17万,卖到113万。”上海永达汽车市场部贺静告诉记者。“自今年关税降低后,总体基本是处于一个缓慢的降价过程”中进汽贸上海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源贸易部经理匡炜国表示。
中国汽车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分析认为,主要是去年一部分没用完的许可证被允许延期用到今年3月31日,而2004年的许可证目前已由商务部下放到了省市经贸委及大型销售商手中。与去年不一样的是,去年是分上下半年两次下发,而今年是一次性下发,且发放时间早,数量有所增加。现在正是新旧证交替的时期,加上明年将取消配额制,因此一些拥有许可证的经销商急于出手,许可证的价格开始纷纷下降,且降幅惊人。
不过业内认识认为,今年进口车价格大幅下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反映了关税下调和进口配额增加已经在进口车市场产生了作用,也预示2004年可能是进口车暴利的最后狂欢夜。
全年价格将是盘整
“从目前形势来看,汇率是唯一促使进口车涨价的影响因素。”张伯顺表示,“但汇率的变化又最难于把握的。进口车的价格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终还是需要看各种因素博弈的结果。”
据了解,进口车市场中,汽车价格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汇率变化、关税税率调整、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变更、中高档轿车部分车型的国产化和国内替代车型价格变化等等。
而关税的调整目前已在市场上得到印证。“经过一月份的降价后,今年以后的几个月中价格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上海奔驰有限公司相关人士预测。不过匡炜国却认为,由于进口车从口岸到进入国内流通市场,通常都需1-2个月,如果暂缓报关,间隔的时间就会更长,因而汇率对汽车的影响通常都要滞后一段时间。而目前美元持续走弱,日元和欧元表现相对强劲,因而他估计未来几个月部分进口车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业内人士认为,2005年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车配额也将要取消,这就促使经销商和消费者产生价格下降预期。经销商出于经营风险考虑而在不同时间采取不同价格策略:为增加利润,一般在上半年进口车商会冒险抬价,下半年则为了清理库存而降价售车。
张伯顺表示,在关税下降、国产车价下调、许可证数量增加等长期因素的作用下,今年的进口车价格从理论上说应有一个较大的回落趋势。
高档车将当主角
车价下跌的同时,进口车的档次也在不断提升。昨天,记者从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获悉,该市场2月份单月销售量突破2000辆。据该市场顾燕介绍,这是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有史以来单月销量最多的。
从该市场2月进口车排行榜上,记者发现,去年一直领跑的日系车已不再独占鳌头,取而代之的则是价格百万左右的奔驰与宝马。而在前10名中,价格在50万元以上的也占到80%。顾燕表示,自今年1月开始,豪华、大排量的车型便一直走俏。
因为国产车多以经济型轿车为主,无论从价格或是售后服务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经济型进口车屈指可数,只有东欧一些享有优惠政策的汽车,如大宇蓝龙、斯柯达等十几万元价位的车型仍有进口,却也因进口数量有限无法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而近两年国产中高档车上市车型众多,进口车无论在产量还是价格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比。同时,同级别国产车的替代,也使部分进口车型受到冲击,像2.4L的佳美市场价为44万元、而广本雅阁2.4只要25.98万元,双方在车型、技术方面已无较大差距,因此雅阁下线后,佳美进口量逐渐减少也在情理之中。
而高档国产车中至今仅有奥迪与宝马,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口车经销商已开始走高端路线,这种趋势逐渐清晰。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进口轿车的排量进一步上升,1.5L~2.5L比例由去年的70%下降到65%,而2.5L~3.0L的比例由13.4%上升到18.8%;进口车CIF价进一步提高,轿车平均单价去年为2.3万美元,今年1~5月上升到..56万美元。今后进口车在市场上的作用,将由过去的数量补充转变为品种调剂和弥补空当。
张伯顺表示,拾遗补缺是进口车的指导方针。目前,中高档车凯迪拉克CTS、菲亚特兰旗亚、福特蒙迪欧、奥迪A6、奥迪A4、宝马3系和5系等已在国内生产,而丰田佳美也将于明年在国内投产。为了降低风险,进口车走向个性化、高档化和独特性的趋势仍将继续下去。
车商面临洗牌压力
曾经人人羡慕、堪称暴利行业的进口车生意,如今行情已经一落千丈。车市在诸多变数的影响下,进口车商面临的经营风险上升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有专家告诉记者。
外高桥保税区推广部白迎新表示,目前进口车的利润已降到平均2-3万元,而一两年前,一辆车甚至可以坐收10万元的利润。永达汽车贺静也有同感,她表示,如果许可证价格上升,进口车基本就无利润可赚。
2004年是过渡期,一般贸易商的空间会减少,正式代理商机会会增多,区域代理制的趋向将使进口汽车市场逐步走向平稳和有序。
那对风险系数不断抬高的经销商来说,如何来转嫁自己的损失?白迎新表示,汽车服务将是国内进口车商的下一个利润点。在欧美汽车销售商的利润来源中,汽车销售仅占10%,售后服务却占到50%。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的进口车经销商中,经营资金达到亿元以上的只占经销商数量的10%左右,80%的经销商经营资金在1000万元以下。白迎新表示,将来实力稍逊的进口车经销商的生存空间将减小,而资金足、具备售后服务功能的商家将迎来发展机遇,进口车销售市场的调整已是箭在弦上,进口车商将面临一场新的洗牌。
明年进口车降价分阶段进行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进口车需求增长较快,使得价格居高不下。但明年进口配额会进一步放开,许可证价格也会有所下降,同时部分高档车国产化替代了相应的进口车型,因此进口车价格已呈现下降趋势,明年降幅将更大一些。
■链接
WTO有关汽车方面的主要条款
货物贸易方面的条款:国内税和其他费用在汽车销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诸环节对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一视同仁。
取消进口数量限制,以近三年实际平均进口量作为过渡期,以第一年发放的配额量为基础,年增长15%,直至2005年取消配额,汽车贸易量的进口基数是60亿美元;从2000年起关税每年下调10%,2006年前整车进口关税平均降至25%,零部件进口关税平均降至10%。
贸易技术壁垒方面的条款:《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简称TBT)规定推行强制性技术规格、非强制性技术规格和产品认证制度,但该协议在“在各方同意的国际标准中,对旨在保护发展中国家使用的特有技术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定、标准和测试方法存在根本差异的,不应予以使用”。
投资与技术转让方面的条款:WTO从2001年开始执行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该协议规定:不得规定国产化比例;进口与出口不得挂钩;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以外汇平衡为理由限制进口;不得规定出口数量;可拒绝执行强加上述要求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