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3月5日据证券时报:在今年的“两会”上,金融业改革问题仍然是代表、委员们所关心、讨论的热点话题。今年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问题,那么,四大行如何突破不良资产这个障碍,顺利实现在全球资本市场上融资?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会场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
不良资产是上市须过的一道坎儿
“不良资产是横亘于工商银行改革之路上的最大障碍。”工行新闻发言人日前公开表示。全国人大代表、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以招行的经验,银行在上市过程中,银行的资产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如果不良资产占比高,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就高。不良资产状况决定了上市后对股东的利润回报。
可见,优良的资产质量是推进股份制改革的重要因素,银行上市必须迈过不良资产这道坎儿,对国有银行来说,更是如此。
据统计,截至2003年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按“一逾两呆”的口径为1.5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86%;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1.92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36%。其中,按五级分类口径,已披露的工行不良贷款率为21.3%,中行不良比率为15.92%,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0%以下。
四大行的不良资产状况跟上年相比虽有改善,但跟国际水平相比尚有差距,离国内银行上市的要求也有距离,因为目前世界排位前100名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约为2%至3%,而国内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水平也在6%以下。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为什么迟迟不能实行?主要原因是资本金不足和不良资产过多。”曾为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赵海宽表示。他认为,银行上市需要有较高的信誉度,要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如果坏账率较高,贷出去的款收不回来,这样的股票投资者谁敢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何德旭也表示,“四大行上市的障碍应该说是多方面的,过多的不良资产是最明显、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因为不良资产也就是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投资,这些不良资产的存在会使银行蒙受相当程度的损失,损失的程度取决于银行资产的状况。从道理上讲,这些损失显然不能靠未来的投资者即股东来承担。所以,四大行必须先解决这些不良资产问题,然后才能上市。”
“不良资产问题究竟解决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怎样的不良资产比例才能达到上市的标准,恐怕不能一概而论。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比例越低越好。从国外一些大的、经营状况比较好的银行来看,其不良资产比例一般保持在2%以下。从四大行的情况来看,由于不良资产比例一直较高,如果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将这一比例降到5%左右的水平,就应该能够达到上市的标准。当然这仅仅是从不良资产指标来说的,事实上,就上市标准而言,还有许多指标比这个指标重要得多,比如银行的盈利能力、竞争力、内部管理效率等。”何德旭说。
日前,中行宣布在国家注资后将原有的所有者权益全部移出来变成了该行的特殊拨备,准备用来逐步核销不良资产。据悉,截至今年1月底,中行共有不良资产3426亿元,原有资本金2200亿元,假设把这些资本金用来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则不良资产只剩1200多亿元,不良资产率就会降到6%之内。
可见,国家注资使中行、建行得以集中消化了财务上的历史包袱,为其迅速实现股改上市创造了条件。“有了建行、中行的例子,今后工行、农行也就有路可走了。特别是对工行,可以同样采取注资的办法来减轻其历史包袱,毕竟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赵海宽说。
在何德旭看来,今后还需要多管齐下解决四大行现存的不良资产。在目前情况下,单靠四大行自身努力来消化或处置这些不良资产是不现实的,完全寄希望于政府的“救助”也不可能,这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其中四大行自身因素是关键。他认为,在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已运用或尝试运用了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方式,总体上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四大行完全可以借鉴这些措施和手段来处置其不良资产。另外,一定要加快处置的进度,提高处置的效率,尽可能减少损失,为其尽快上市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保证新增不良资产下降
除了不良资产率指标外,投资者关心的还有国有银行是否能够成功转换经营机制,是否具有防范新增不良资产的能力和持续盈利的能力。特别是想在境内外不同的资本市场同时上市,在这些方面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
“国家对两家国有银行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试点,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不能指望一注就活,一股就灵。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需要从根本上转换银行的经营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陈耀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秦池江也认为,“国家注资就像给银行吃了退烧药,但病根并没有消除。所以更重要的是促使银行自己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提高自身竞争力。”
对近期试点银行在降低不良资产方面所定的目标,秦池江认为,“提目标容易,下一步最重要的,是看试点银行提出了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以及能否具体落实。”
何德旭也认为,防止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比处置已有不良资产更为关键、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一定要从增量、制度、源头上减少新增不良资产。从大的方面来看,有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依照有关法律的要求,加快四大行在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与内控水平;根据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整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改善运行效率和提高竞争实力;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等。他说,“四大行要做到新增不良资产的下降,有必要进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经营战略的调整,除了经营信贷业务外,还要下大力气开发中间业务;营业收入除了利息收入外,佣金与服务费收入、交易收入、保险业务收入等都应该成为四大行的重要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