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3月10日消息: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据统计,截至3月9日,沪深两市共有266家上市公司公布2003年度报告,其中58家公司推出了送转股方案,占年报公布数量的22%,28家公司送转比例在每10股送转5股以上,每10股送转10股的公司有10家之多。而上一年在公布年报的前240多家中,只有33家推出了送红股或转增股本的方案。显然,高送转较之2002年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业内人士在对这种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后认为,高送转背后的潜台词比高送转本身更值得推敲。
再融资方案潜流涌动
上市公司在推出高送转和高派现的同时,也暴露了再融资的强烈愿望。据统计,在已经公布年报并且有派送题材的上市公司里,有13家公司有再融资意向,占到全部公布年报公司的5%,募集资金金额超过150亿元。
在这方面显得尤为迫切的非金融街莫属,其在2002年10转增10的基础上,2003年又转增3,而在2月23日实施转增后,2月24日即刊登了增发不超过7600万股A股的再融资预案,其大比例转增扩大股本,为再融资打底的意图跃然纸上;广电网络2月17日公布年报,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1股派0.3元,同时提出增发不超过8000万股的再融资议案。该方案在3月3日经董事会审议获得通过,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他如山东铝业、东风科技等公司都是在公布派现方案的同时或之后,公布了再融资的意向,有的则是将再融资方案的有效时间延长。
应当说,近两年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乐观。2002年年报的综合统计数据显示,一些上市公司是先筹集资金再找投资项目,大量募集资金存放银行和用于委托理财。在当时的1224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有71家上市公司资金用于委托理财;217个募股项目被上市公司变更资金用途;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合计超过3000亿元(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其中存入银行资金超过1亿元的上市公司就有811家。
但今年的情况显然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需求和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是密切相关的。去年起,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投资回报率随之上升,投资热情高涨,在这种背景下,上市公司无疑应抓住机会扩大生产规模,壮大公司实力,而这都会增加对资金的需求。因此,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希望再融资,以抓住良好发展机会。
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一位熟谙证券市场政策走向的专家指出,今年送转股现象增多,同上市公司另外两方面的战略考虑有关。
一方面,与国务院"九条意见"中重视对投资者回报的要求有关。目前管理层确实支持业绩良好、成长性强的上市公司通过送转股扩张股本,鼓励优秀上市公司做大市值。那些业绩好、有持续增长能力的公司,通过送转股扩大股本,向大型蓝筹公司发展,符合市场建设的方向。
另一方面,从去年以来,随着QFII、社保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市场投资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大盘蓝筹股成为价值投资的主要目标,大盘股的定价区间明显上移。通过股本扩张打造大盘蓝筹股的市场形象,吸引机构投资者的注意力,进一步活跃公司股票的交易,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地位,这是一些进行股本扩张公司的最终目的。五粮液和燃气股份的高送转应该就属于此种情况。
对于进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市场上的分析人士以及一部分投资者,都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认为,不管高送转的上市公司动机如何,投资者对其绝不能一概而论,要仔细分析其背后潜藏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除了对一般财务指标进行关注外,还要对其主营业务是否明晰、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作出判断。总之,要看公司的未来业绩增长能否跟得上股本的扩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