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3月17日消息: 据新华社报道,据业内专家分析,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各个大城市区,特别是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地区这三个大城市群集聚,三个大城市群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
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总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分别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GDP约占全国GDP的1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约占全国GDP的18%,京津环渤海城市群约占全国的GDP的9%,三大城市群GDP共占全国GDP总量的37%。
随着城市群的发展,预计包括上述城市群在内的各大城市区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0%,可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85%。依据计算,有可能在全国20%的国土面积上,获得国家财富量的80%。
经济总量向城市聚集是否会加大城乡之间的差距?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的GDP总量约占全美国GDP的67%;日本大东京区、大阪神户区、大名古屋区三大城市群的GDP总量,约占日本全国GDP总量的69%。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总量的相对聚集并未带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而是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作为经济发展主力载体和战略制高点,中国的大城市区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偏低,远未形成国家财富积聚的平台。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围发展一批城市群,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一种必然趋势,这也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辐射和聚集功能的一种体现。同时,从城市发展规律来讲,城镇化不可能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
有关专家认为,社会进步并不体现在城市是否建在某一个地区,而是主要体现在文化、机遇、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保障程度、社会保障程度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做到机会均等是消除差别的根本点。城乡差距,其中主要是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居住条件、受教育程度和机会平等方面的差距,如果这些方面能够实现平等,就不会因为城里人住在高楼、农村人住在平房就说明它们之间有差距。如果能够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集聚更多的财富,政府的作用就像调制解调器,可以用发达地区的收入去支持那些比较落后的地区。也就是说,要用经济增长地理空间的不均衡,去换取社会保障、社会进步、社会公平上的区域平衡。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的目标。
中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
中国城镇化进程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有设市城市136个,建制镇5400多个,城镇化水平仅为10.6%。1949年至1957年阶段,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项目带动了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由10.6%提高到15.39%,但是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十分明显,城市吸引力和辐射能力很差。
1958年以后基本是停滞阶段。
1978年以后,经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发展。近10年来,中国人均收入、基础设施的投资都有很大的提高,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18.9%上升到2002年的39.1%,每年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0年中,每年约有25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从世界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率从36%提高到60%
属于加速期,中国的城镇化率还将不断提高,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这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