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3月24日消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投资领域"热点"频现,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适当控制投资规模,坚决遏制盲目投资,眼下已成为共识。
金融界人士提醒说,在经济运行加速,出现局部过热和重复建设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热点"不一定代表增长,"热点"可能带来风险。通过制定有效政策,提示系统性风险,过滤无效需求,保持对有效需求的货币信贷供给,以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增长质量,是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一剂良方。
在金融界人士看来,投资增长过快有诸多弊端。从货币银行的角度看,一是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增速过猛,与货币信贷投放偏多相互推动、互为因果。一方面,贷款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投资的高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了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投资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了信贷规模的扩大。据央行统计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均比今年目标高出2个多百分点。如果任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一旦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帐增加,金融风险加大,将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适当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金融机构不予贷款——宏观调控部门已经对金融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其实,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央行确定的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央行将为此加强信贷运行监测,逐步建立钢铁、汽车、电力、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与基础产业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信息和政策引导。同时引导商业银行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对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的建设项目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并且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扩大消费等方面的贷款支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段时间以来,央行通过鼓励和限制的信贷政策措施,传递了信贷结构调整的信号。鼓励类的政策措施包括:颁布了《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的指导意见》,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以及继续扩大个人消费信贷;限制类政策措施主要是加大信贷风险预警和监测,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例如,针对当前发展较快的房地产和汽车信贷的潜在风险,央行已向商业银行发出了警示。
加强宏观调控、防止过度和盲目投资、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等问题,已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之中,如何管好银行庞大的信贷资产,真正做好信贷结构调整工作,不仅关系到银行改革的成败,也关乎经济全局能否良好有效地运行。在目前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信贷结构调整又到"发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