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证券市场 - 正文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搅动市场 沪深股市直面利空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周杨 2004-04-16 15:0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4月16日消息: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4月11日央行宣布,自4月25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至7.5%,这与去年9月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仅隔7个月。对此,有关人员和专家表示,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幅偏快,M和M实际数据均高于预测,信贷增长速度比年初预期高出10%,此次政策调整比较及时适度,有助于抑制投资过热,提早防范金融风险。

  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央行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3个星期前,央行宣布对不符合条件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实行7.5%的差别准备金率,如今也升为8%。

  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后,沪深股市延续上周以来的调整,但没有出现部分投资者担心的暴跌行情。  

  调整适时适度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表明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中国实施的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只是对政策的力度和重点进行了适时适度的调整而已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中国经济航船能否稳稳地破浪前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宏观调控水平。而金融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央行用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重典”,正是为了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现在看来,这三次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目的各不相同。去年9月份那次调整是为了控制经济过热,控制贷款发放的过快增长,力度较大。今年初实行差额准备金率制度,目的是要在商业银行中推出一种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而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表示对物价上涨和贷款增长过快的一种关注和忧虑,其心理上的影响大于实质性的影响,力度比上次要轻得多。”

  在赵锡军看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是组合型的,有短期工具有长期工具,有对金融市场的调整也有对整个经济全方位的调整。具体采取哪种工具,要看调控目的是要调整总需求还是结构性调整。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表明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中国实施的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只是对政策的力度和重点进行了适时适度的调整而已。这是因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既要支持经济增长,又要防范金融风险这两大内涵,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徐宏源分析认为,最近货币供应增长仍较快,央行采取适度紧缩措施,从货币总量上进行调控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可以对冲外汇占款增加的压力。从今年一季度看,中国外汇占款还是以每月100多亿美元的速度在增加,央行为此每月要投放1000多亿元基础货币,压力很大。

  专家表示,物价上涨、投资过热都跟货币信贷过多直接相关。据统计,在几个增长较快的行业里,6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因此,身负经济调控大任的央行,不得不频频出手来控制过多的流动性,给过热的投资泼点冷水。此次调整将直接收缩资金1100亿元,而按乘数效应估计会收缩资金三四千亿。跟去年9月的调整比起来,此次调整还算比较温和,不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也不会造成债市的大幅波动,因为近来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比较宽裕。  

  经济长期利好

  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偏大,如果管理层能将这类投资调控到一个适当水平,中国经济就能保持稳健增长

  一位机构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乐观态度。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偏大,如果管理层能将这类投资调控到一个适当水平,中国经济就能保持稳健增长。

  而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就是通过紧缩银根来让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降温,是为了让经济更健康地成长,从长远看,GDP会因此而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一个合理增长速度,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风险。与历史上的宏观调控不同,国家现在的调控更有预见性,并没有等到恶性通货膨胀出现之后才开始调控,而是防范于未然,因此调控的力度也不需要太过激烈。

  调高准备金率意在控制经济过热的势头,保持合理的通货膨胀水平。从这个层面来看,本次调整有利于抑制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升,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再从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背景看,虽然投资拉动的作用相当明显,但是增长的原因还在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刺激了外贸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多年来刺激内需的政策开始产生作用,国内消费开始明显增长,投资的增长受到控制后,消费和外贸仍将拉动经济继续增长。

  在近期较强的加息预期下,央行迟迟压住加息这张牌,转而采用短期利率调控手段,就是为了避免踩“急刹车”,避免对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提高利率会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总消费和总需求。在目前国家产业政策向东北、农村、西部和第三产业倾斜的情况下,在住房、汽车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对象的时候,提高利率会使消费需求规模萎缩。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则只会直接影响上游产品的价格,对消费需求影响较为间接。央行不轻易提高利率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进一步加大本外币之间的利差,加剧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套利活动,从而造成国内基础货币的进一步增加,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

  专家表示,现在宏观调控当局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压力非常警惕,并为此采取了收缩货币信贷一系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今年货币供应增幅和新增贷款规模的安排均低于上年实际水平,有助于约束投资过度扩张,控制物价上涨趋势,使CPI同比增幅保持在3%左右。但亦不排除形势发展出现不可预计的不确定因素,显示出现有财政信贷政策调控力度不足,投资规模得不到有效控制,上游产品上涨趋势迅速向下游最终产品传递,引起通胀预期骤升,泡沫性需求(包括对资产的需求和产品的需求)爆发的现象,推动通胀升级。如果CPI升至5%以上。并持续数月、半年以上,在通胀加剧的情势下,则需考虑出台更加从严的调控措施。  

  长期牛势不改

  从去年的情况看,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也并未对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产生根本影响。因此,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背景下,股市仍沿着其原有的轨道运行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市场对这一利空政策已基本消化完毕,而且从长期看,货币政策的调整难以改变股市向上的运作趋势。因为,与股市涨跌直接相关的是上市公司业绩。从去年的情况看,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也并未对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产生根本影响。因此,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背景下,股市仍沿着其原有的轨道运行。

  从资金面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导致资金的紧张,但是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对股市资金的影响不是很直接。因为现在政策并不允许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即使有一些银行资金流入股市,也是通过曲折的渠道流入的,数量有限,即使因此有所流出,对股市的冲击不会太大。

  目前股市的资金供应比较充裕。“负利率”效应的出现,已经开始撬动居民储蓄这个巨大的资金源,今年的基金发行空前火爆,4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发行了千亿元的规模,吸引了大量储蓄资金流入股市。

  同时,其他投资型的资金也在源源不断地流入股市。社保基金要扩大股市投资的比例,保险资金也将直接入市,还有企业年金、各种基金会等等,都将投资的目标盯住了股市。

  徐宏源认为,此次调整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对股市的影响则不会很大,因为该消息在上周五已在市场有所反应。他分析,从采取加息之类的紧缩措施到政策见效,再到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开始下降,需要一个过程。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从第一次真正紧缩开始,到一轮牛市见底,大约需要11至13个月,在中国这个时滞也要在6至8个月以后。目前中国股市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股价开始反映企业盈利状况,因此,从央行采取紧缩措施到企业利润收缩也需要很长时间。

  另外,目前的紧缩主要是针对那些过热行业,是为了减少经济运行中的过大波动,这一举动反而对一些上市的大企业有好处。也有一些专家提醒投资者注意个别行业的风险。货币政策的收紧,银行业将会受到最大的冲击,银行股的业绩增长主要依靠信贷规模的扩大和存贷差的扩大,信贷规模的收缩将会直接导致其业绩增长放缓。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其供应紧张状况和涨价压力将会得到缓和,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在原材料价格得到控制之后,下游行业的制造成本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股市的投资重点可能从上游行业向下游行业转移。

  长期看,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对稳定股市的宏观基本面有利。贷款规模的下降、物价的温和上升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为股市长期走好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宏观经济的继续向好仍然可以预期,股市向好的基础依然存在,只是经济不会像去年那样“热”,股市牛市的步伐也会有所放缓。

  泰阳证券分析师认为,宏观经济继续向好,资金依然充沛,政策继续支持,可以说股市大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目前市场中长线上涨趋势未见任何改变迹象,4月份先扬后抑的可能性较大,短期调整是调整持仓结构和重新建仓的良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