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4月22日消息: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几个月前,3G手机还是业内专家描述的一个概念性前景。随着海信通信公司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3G手机这个原来还模糊的概念,非常清晰地走到了人们面前。近日,在有关权威部门组织的3G终端测试中,海信开发的国内首款WCDMA终端手机,在通话、功能、性能、耗电、机卡兼容等方面都达到设计要求,并打通了可视电话。这意味着海信在3G手机开发,抢先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而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目前国际上确定的3G标准有三种:CDMA2000,WCDMA,TD-SCDMA。其中TD-SCDMA,是大唐集团提出的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2003年12月,海信作为第一批新成员加入了TD-SCDM A产业联盟(TDIA),在联盟的组织下,海信积极参与中国3G手机终端标准的制订,并与联盟内的有关厂商进行多次深入的技术交流,探讨合作研发。同时,配合国家做测试终端;跟芯片厂家合作寻找芯片解决方案;配合国家TD-SCDM A产业的推进,开发商用终端。海信TD-SCDM A手机的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预计年底将可面世。
有关专家分析,作为第三代移动通讯的3G,在商业运作上还有待时日,产业链和市场的形成还需要培育,同时在3G终端研发中,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缺乏、测试仪表缺乏、终端芯片不成熟、终端参考设计方案不成熟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海信为何选择主动出击?
海信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具备自主技术研发实力的国产通信企业,海信在3G时代远没有到来之际就抢先出击,目的就是要占据市场主动,在新一代手机的竞争中,为国产手机取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也是以董事长周厚健为首的海信集团高层领导的战略决策。他介绍说,海信还将投入近5亿元拓展3G终端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而作为海信3G手机研发的领军人物的海信通信研究所所长杨文琳,则对海信抢先突入3G手机显得非常自信。她说,海信通信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手机终端研发、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四年来已投入近7亿元打造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自主研发并批量上市的CDMA2000 1X手机已达十几款。优秀的技术研发人员和系统、完整的研发团队,使得海信具备了参与中国3G手机终端的研发实力。杨文琳认为,海信在手机终端研发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在各种3G标准平台上广泛应用。海信在第一时间拿出WCDMA手机,实际上也是为了在TD-SCDMA标准出来后第一时间拿出TD-SCDMA手机做前期准备。海信正在把已经形成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往TD-SCDMA技术标准上移植。海信会紧跟国家的标准制定和测试网的推进进度,一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提供芯片,海信会在第一时间推出TD-SCDMA的手机终端。
事实上,海信第一部3G样机的推出,已经充分证实了自己的速度和实力。按照常规,开发一款普通手机产品,从功能策划、方案论证,到设计、制作硬件开发板,再到手机板设计、制作和手机模具成形,至少需要5个半月。而海信3G手机,从2003年10月开始设计,11月初确定方案,2004年1月19日草样机实现了在GSM网中通话,2月15日打通了可视电话功能,图像清晰、稳定,2月26日做出成形样机。从确定方案到拿出样机,除去春节,只有三个半月。杨文琳深有感触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海信3G手机是拼出来的。3G对中国通信企业是个难得的机遇,不论怎么难也要做出来,一定要打破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