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4月26日消息: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24日正式发布了《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份历时一年而成的报告全面盘点了国内企业人力资源和管理的现状,是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调查成果。
金融保险工资最高
报告说,70.8%的中国企业员工人均月收入800到2500元。其中,被调查企业的员工月收入在1200到1800元之间的比例最高,有27.4%,800到1200元的有23.8%,1800到2500元的有19.6%。
员工月收入在2500到3500元的企业有11.7%,3500到5000元的为10%,5000到8000元的有2.7%,8000元以上的0.2%;员工收入低于800元的企业为4.7%。
这份报告说,员工月平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的是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其他依次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金融保险业人均月工资水平最高,67.3%的企业员工月收入在2500以上,其中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比例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采掘业人均月工资水平最低。
高管收入高出3-15倍
报告说,中国企业经营者的报酬经过2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有了明显的提高。61.2%的企业里,总经理与普通员工平均收入相差在3到15倍之间。
这份报告显示,总经理与员工平均收入相差3到15倍的企业有1061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1.2%;收入差距在50倍以上的企业有111家,占总数的6.4%。
总经理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在15到20倍之间,占总数的8.7%;相差20到25倍的企业有92家,占总数的5.3%;相差25到50倍的企业有128家,占总样本的7.4%。
不同类型企业之间总经理的收入也大不相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总经理的收入水平最高,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最大。
七成员工满意薪酬
报告说,72.7%的中国企业员工对目前的薪酬表示“基本满意”、“很满意”或“非常满意”。
报告说,西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比东部地区高。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企业员工对薪酬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是71.6%、75.8%和76.5%。中部地区企业员工回答“非常满意”或“很满意”的比例最高。
在不同性质的企业里,集体企业员工的满意度最高,回答“基本满意”、“很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为82.1%,高出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的薪酬满意度较低,他们的员工回答“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是28.9%和28.5%;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员工回答“基本满意”、“很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为73.9%,比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分布不均
报告称,中国各类社会保险企业参险率和离退休职工管理社会化率总体上离广泛覆盖的目标还有差距,而且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差别很大。
这份有效样本为1883家各类中国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92.5%、基本医疗保险78.9%、失业保险75.5%、工伤保险65.8%、生育保险36.5%、住房公积金49.5%。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参险率明显偏低。其中,私营企业各险种参险率分别为:失业保险62.4%,工伤保险59.4%,生育保险27.3%比总体水平分别低13.1、6.4和9.2个百分点。